摘要:因此,当作为参数的执行任意结果的回调函数时,就会将参数传递给外层的,执行对应的回调函数。
背景
在上一篇博客[[译]前端基础知识储备——Promise/A+规范](https://segmentfault.com/a/11...,我们介绍了Promise/A+规范的具体条目。在本文中,我们来选择了promiz,让大家来看下一个具体的Promise库的内部代码是如何运作的。
promiz是一个体积很小的promise库(官方介绍约为913 bytes (gzip)),作为一个ES2015标准中的Promise的polyfill,实现了诸如resolve、all和race等API。
知识储备我们在这里简单回顾一下Promise/A+的主要关键点,如果需要了解详细内容的同学,可以阅读我的上一篇博客。
Promise有三个状态,分别为pending、fulfilled和rejected,且只能从pending到fulfilled或者rejected,没有其他的流转方式。
Promise的返回值是一个新的Promise,原因见上一条。
传递给then函数的两个回调函数,有且仅有一次机会被执行(即执行了onfulfilled就不会执行onrejected函数,且只执行一次)。
代码实现与分析 异步执行器在介绍Promise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异步执行器。在Promise中,我们需要一个异步的执行器来异步执行我们的回调函数。在规范中提到,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微任务(nextTick)或者宏任务(setTimeout)来实现。但是,如果我们需要兼容Web Worker这种情况的话,我们可能还需要一些更多的方式来处理。具体代码如下:
var queueId = 1 var queue = {} var isRunningTask = false // 使用postMessage来执行异步函数 if (!global.setImmediate) global.addEventListener("message", function (e) { if (e.source == global) { if (isRunningTask) nextTick(queue[e.data]) else { isRunningTask = true try { queue[e.data]() } catch (e) {} delete queue[e.data] isRunningTask = false } } }) /** * 异步执行方法 * @param {function} fn 需要执行的回调函数 */ function nextTick(fn) { if (global.setImmediate) setImmediate(fn) // 如果在Web Worker中使用以下方法 else if (global.importScripts) setTimeout(fn) else { queueId++ queue[queueId] = fn global.postMessage(queueId, "*") } }
以上代码比较简单,我们简单说明下:
在代码中,promiz使用了setImmediate、setTimeout和postMessage这三个方法来执行异步函数,其中:
setImmedeate,只有IE实现了该方法,在执行完队列中的代码后立即执行。
PostMessage,新增的H5中的方法。
setTimeout,兼容性最佳,可以适用各种场景。
因此,在promiz的这段代码中,有一定的兼容性问题,应该把setTimeout放到最后作为一个兜底策略,否则无法在老浏览器中执行。
构造函数说完了异步函数执行器,我们来看下promise的构造函数。
首先我们来看下内存数据,我们需要存储当前promise的状态、成功的值或者失败的原因、下一个promise的引用和成功与失败的回调函数。因此,我们需要以下变量:
// states // 0: pending // 1: resolving // 2: rejecting // 3: resolved // 4: rejected var self = this, state = 0, // promise状态 val = 0, // success callback返回值 next = [], // 返回的新的promise对象 fn, er; // then方法中的成功回调函数和失败回调函数
在存储完相关数据后,我们来看下构造函数。
function Deferred(resolver) { ... self = this; try { if (typeof resolver == "function") resolver(self["resolve"], self["reject"]) } catch (e) { self["reject"](e) } }
构造函数非常简单,除了声明相关的函数,就只有执行传入的callback而已。当然,如果我们不是链式调用的第一个promise,那么我们会没有resolver参数,因此不需要在此执行,我们会在then函数执行resolve方法。
下面我们来看下上面提到的处理函数resovle和reject。
self["resolve"] = function (v) { fn = self.fn er = self.er if (!state) { val = v state = 1 nextTick(fire) } return self } self["reject"] = function (v) { fn = self.fn er = self.er if (!state) { val = v state = 2 nextTick(fire) } return self } self["then"] = function (_fn, _er) { if (!(this._d == 1)) throw TypeError() var d = new Deferred() d.fn = _fn d.er = _er if (state == 3) { d.resolve(val) } else if (state == 4) { d.reject(val) } else { next.push(d) } return d }
在resolve和reject这两个函数中,都是改变了内部promise的状态,给定了参数值,同时异步触发了fire函数。而then方法,则是生成了一个新的Deferred对象,并且完成了相关的初始化(执行完then方法我们就会得到这个新生成的Deferred对象,也就是一个新的Promise);当前一个promise到达resolved状态时,不需要等待则直接出发resolve方法,rejected状态时也一样。那么,让我们来看下fire方法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function fire() { // 检测是不是一个thenable对象 var ref; try { ref = val && val.then } catch (e) { val = e state = 2 return fire() } thennable(ref, function () { state = 1 fire() }, function () { state = 2 fire() }, function () { try { if (state == 1 && typeof fn == "function") { val = fn(val) } else if (state == 2 && typeof er == "function") { val = er(val) state = 1 } } catch (e) { val = e return finish() } if (val == self) { val = TypeError() finish() } else thennable(ref, function () { finish(3) }, finish, function () { finish(state == 1 && 3) }) }) }
从上面的代码来看,fire函数只是判断了ref是不是一个thenable对象,然后调用了thenable函数,传递了3个回调函数。那么这些回调函数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我们需要来看下thenable函数的实现代码。
// ref:指向thenable对象的`then`函数 // cb, ec, cn : successCallback, failureCallback, notThennableCallback function thennable(ref, cb, ec, cn) { // Promises can be rejected with other promises, which should pass through if (state == 2) { return cn() } if ((typeof val == "object" || typeof val == "function") && typeof ref == "function") { try { // cnt变量用来保证成功和失败的回调函数总共只会被执行一次 var cnt = 0 ref.call(val, function (v) { if (cnt++) return val = v cb() }, function (v) { if (cnt++) return val = v ec() }) } catch (e) { val = e ec() } } else { cn() } };
在thenable函数中,如果判断当前的promise的状态是处于rejecting时,会直接执行cn,也就是将reject状态传递下去。而如果当ref不是一个thenable对象的then函数时(那么此时值为undefined),那么就会直接执行cn。
通过fire函数传递的三个callback我们可以看到,cn是在promise的状态改变时,针对特定的状态来触发相对应的onfulfilled或者onrejected回调函数。
只有当ref是一个thenable时(传递给resolve的是一个promise),代码才会进入上面的try catch逻辑中。
Promise执行流程看完了上面的各部分代码,我相信大家可能对整个执行流程仍然不够熟悉,下面,我们将这些流程拼接起来,通过几个完整的流程来说明下。
链式调用第一个Promise当我们声明一个promise式,我们会传入一个resolver。此时,整个Deferred对象的state是0。如果我们在resolver里面调用了resolve方法,那么我们的state就会变成1,然后出发fire函数注册到thenable函数里面的第三个回调函数,从而将值传递给下一个thenable。当thenable的then函数执行完成(即我们看到的Promise后面跟着的then函数执行完成以后),我们的state才会变成3,也就是说上一个Promise才会结束,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
链式调用非第一个Promise如果不是第一个Promise,那么我们就没有resolver参数。因此,我们的resolve方法并不是通过在resolver中进行调用的,而是将回调函数fn注册进来,在上一个Promise完成后主动调用执行的。也就是说,我们在上一个Promise执行完then函数并且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时,我们这个返回的Promise就已经进入了resolving的状态。
给resolve传递一个Promise在Promise/A+规范中,如果我们给resolve传递一个promise,那么我们的通过resolve获取到的值就是传递进去的这个promise返回的值。当然,我们也必须等待作为参数的这个promise处理完成后,才会处理外面的这个promise。
在promiz的代码中,我们如果通过resolve接收到一个promise,那么我们在fire函数中就会吧promise.then的引用传递给thenable函数。在thenable函数中,我们会将我们当前promise需要执行的onfulfilled和onrejected封装成一个函数,传递给作为参数的promise的then函数。因此,当作为参数的promise执行任意结果的回调函数时,就会将参数传递给外层的promise,执行对应的回调函数。
全局执行方法 Promise.all让我们先看代码。
Deferred.all = function (arr) { if (!(this._d == 1)) throw TypeError() if (!(arr instanceof Array)) return Deferred.reject(TypeError()) var d = new Deferred() function done(e, v) { if (v) return d.resolve(v) if (e) return d.reject(e) var unresolved = arr.reduce(function (cnt, v) { if (v && v.then) return cnt + 1 return cnt }, 0) if (unresolved == 0) d.resolve(arr) arr.map(function (v, i) { if (v && v.then) v.then(function (r) { arr[i] = r done() return r }, done) }) } done() return d }
在Promise.all中,我们使用了一个计数器来进行统计,在每一个Promise后面都增加一个then函数用于增加计数。当Promise成功时则计数+1。当整个数组中的Promise都已经进入resolved状态时,我们才会执行thenable的then函数。如果有一个失败的话,则立即进入reject流程。
总结从代码设计层面来看,promiz的代码量较少,阅读也较为简单。但是,在某些细节的设计上,promiz还是体现出了较为巧妙的思路,如在处理作为入参的promise时,能够在这个promise后面动态的添加一个then函数,从而获取数据给外面的promise。
如果大家有兴趣,建议自己根据本文的说明阅读一遍源码,配合Promise/A+规范来看下是如何实现每一条规范的。
下一篇博客,我们将为大家从头开始,来实现一个Promise库。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若此文章存在违规行为,您可以联系管理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ucloud.cn/yun/98911.html
摘要:写在最后总体来说,是一个小而美的框架,值得我们来折腾一下,以上均为本人理解,如有错误还请指出,不胜感激一个硬广我所在团队工作地点在北京求大量前端社招实习,有意者可发简历至 写在前面 没错,又是一个新的前端框架,hyperapp非常的小,仅仅1kb,当然学习起来也是非常的简单,可以说是1分钟入门。声明式:HyperApp 的设计基于Elm Architecture(这也意味着组件更多的是...
摘要:专有的内容更少,而更多符合标准的成分。当前标签实例的方法被调用时当前标签的任何一个祖先的被调用时更新从父亲到儿子单向传播。相对来说,微型场景会更适合,不想要太多的外部依赖,又需要组件化数据驱动等更现代化框架的能力。 Riot.js是什么? Riot 拥有创建现代客户端应用的所有必需的成分: 响应式 视图层用来创建用户界面 用来在各独立模块之间进行通信的事件库 用来管理URL和浏览器回...
摘要:专有的内容更少,而更多符合标准的成分。当前标签实例的方法被调用时当前标签的任何一个祖先的被调用时更新从父亲到儿子单向传播。相对来说,微型场景会更适合,不想要太多的外部依赖,又需要组件化数据驱动等更现代化框架的能力。 Riot.js是什么? Riot 拥有创建现代客户端应用的所有必需的成分: 响应式 视图层用来创建用户界面 用来在各独立模块之间进行通信的事件库 用来管理URL和浏览器回...
摘要:这部分比较容易让人产生疑惑的是循环部分,这个循环有什么用呢举个例子以上代码是最简单的情况,监听事件,当变化时,打印出在源码中,当第一次进入后,紧接着被置为,而事件触发回调函数也不会更改的值,因此再次判断时条件不成立,内的代码段只会执行一次。 本文已同步在我的博客 在这个react和vue如日中天、jquery逐渐被大家抛弃的年代,我还是想要来说一说backbone。 16年6月初,在没...
摘要:主张,小而美被实践是最好用的,本文将介绍笔者收集的一些非常赞的开源库。是带有消息通知的数据中心,我称其为会说话的数据。迷你检查库,这个几乎涵盖了全部的各种检测。最后向大家推荐依稀,这里收集了太多小而美的库,自己来淘宝吧。 最近看着下自己的github star,把我吓坏了,手贱党,收藏癖的我都收藏了300+个仓库了,是时候整理一下了。 Unix主张kiss,小而美被实践是最好用的,本文...
阅读 2532·2021-11-22 13:53
阅读 3941·2021-09-28 09:47
阅读 810·2021-09-22 15:33
阅读 788·2020-12-03 17:17
阅读 3290·2019-08-30 13:13
阅读 2100·2019-08-29 16:09
阅读 1126·2019-08-29 12:24
阅读 2437·2019-08-28 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