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专栏INFORMATION COLUMN

[学习笔记-Java集合-2] List - LinkedList源码分析

novo / 1697人阅读

摘要:删除元素作为双端队列,删除元素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队列首删除元素,一种是队列尾删除元素。作为,又要支持中间删除元素,所以删除元素一个有三个方法,分别如下。在中间删除元素比较低效,首先要找到删除位置的节点,再修改前后指针,时间复杂度为。

介绍

LinkedList是一个以双向链表实现的List,它除了作为List使用,还可以作为队列或者栈来使用,它是怎么实现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继承体系


通过继承体系,我们可以看到LinkedList不仅实现了List接口,还实现了Queue和Deque接口,所以它既能作为List使用,也能作为双端队列使用,当然也可以作为栈使用。

源码分析 主要属性
// 元素个数
transient int size = 0;
// 链表首节点
transient Node first;
// 链表尾节点
transient Node last;
主要内部类

典型的双链表结构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 {
    E item;
    Node next;
    Node prev;

    Node(Node prev, E element, Node next) {
        this.item = element;
        this.next = next;
        this.prev = prev;
    }
}
主要的构造方法
public LinkedList() {
}

public LinkedList(Collection c) {
    this();
    addAll(c);
}

是一个无界的队列

增加原属

作为一个双端队列,添加元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队列尾部添加元素,一种是在队列首部添加元素,这两种形式在LinkedList中主要是通过下面两个方法来实现的。

// 从队列首添加元素
private void linkFirst(E e) {
    // 首节点
    final Node f = first;
    // 创建新节点,新节点的next是首节点
    final Node newNode = new Node<>(null, e, f);
    // 让新节点作为新的首节点
    first = newNode;
    // 判断是不是第一个添加的元素
    // 如果是就把last也置为新节点
    // 否则把原首节点的prev指针置为新节点
    if (f == null)
        last = newNode;
    else
        f.prev = newNode;
    // 元素个数加1
    size++;
    // 修改次数加1,说明这是一个支持fail-fast的集合
    modCount++;
}

// 从队列尾添加元素
void linkLast(E e) {
    // 队列尾节点
    final Node l = last;
    // 创建新节点,新节点的prev是尾节点
    final Node newNode = new Node<>(l, e, null);
    // 让新节点成为新的尾节点
    last = newNode;
    // 判断是不是第一个添加的元素
    // 如果是就把first也置为新节点
    // 否则把原尾节点的next指针置为新节点
    if (l == null)
        first = newNode;
    else
        l.next = newNode;
    // 元素个数加1
    size++;
    // 修改次数加1
    modCount++;
}

public void addFirst(E e) {
    linkFirst(e);
}

public void addLast(E e) {
    linkLast(e);
}

// 作为无界队列,添加元素总是会成功的
public boolean offerFirst(E e) {
    addFirst(e);
    return true;
}

public boolean offerLast(E e) {
    addLast(e);
    return true;
}

典型的双链表在首尾添加元素的方法. 上面是作为双端队列来看,它的添加元素分为首尾添加元素.

作为List,是要支持在中间添加元素的,主要是通过下面这个方法实现的。

// 在节点succ之前添加元素
void linkBefore(E e, Node succ) {
    // succ是待添加节点的后继节点
    // 找到待添加节点的前置节点
    final Node pred = succ.prev;
    // 在其前置节点和后继节点之间创建一个新节点
    final Node newNode = new Node<>(pred, e, succ);
    // 修改后继节点的前置指针指向新节点
    succ.prev = newNode;
    // 判断前置节点是否为空
    // 如果为空,说明是第一个添加的元素,修改first指针
    // 否则修改前置节点的next为新节点
    if (pred == null)
        first = newNode;
    else
        pred.next = newNode;
    // 修改元素个数
    size++;
    // 修改次数加1
    modCount++;
}

// 寻找index位置的节点
Node node(int index) {
    // 因为是双链表
    // 所以根据index是在前半段还是后半段决定从前遍历还是从后遍历
    // 这样index在后半段的时候可以少遍历一半的元素
    if (index < (size >> 1)) {
        // 如果是在前半段
        // 就从前遍历
        Node x = first;
        for (int i = 0; i < index; i++)
            x = x.next;
        return x;
    } else {
        // 如果是在后半段
        // 就从后遍历
        Node x = last;
        for (int i = size - 1; i > index; i--)
            x = x.prev;
        return x;
    }
}

// 在指定index位置处添加元素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 判断是否越界
    checkPositionIndex(index);
    // 如果index是在队列尾节点之后的一个位置
    // 把新节点直接添加到尾节点之后
    // 否则调用linkBefore()方法在中间添加节点
    if (index == size)
        linkLast(element);
    else
        linkBefore(element, node(index));
}

在队列首尾添加元素很高效,时间复杂度为O(1)。
在中间添加元素比较低效,首先要先找到插入位置的节点,再修改前后节点的指针,时间复杂度为O(n)。

删除元素

作为双端队列,删除元素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队列首删除元素,一种是队列尾删除元素。
作为List,又要支持中间删除元素,所以删除元素一个有三个方法,分别如下。

// 删除首节点
private E unlinkFirst(Node f) {
    // 首节点的元素值
    final E element = f.item;
    // 首节点的next指针
    final Node next = f.next;
    // 添加首节点的内容,协助GC
    f.item = null;
    f.next = null; // help GC
    // 把首节点的next作为新的首节点
    first = next;
    // 如果只有一个元素,删除了,把last也置为空
    // 否则把next的前置指针置为空
    if (next == null)
        last = null;
    else
        next.prev = null;
    // 元素个数减1
    size--;
    // 修改次数加1
    modCount++;
    // 返回删除的元素
    return element;
}
// 删除尾节点
private E unlinkLast(Node l) {
    // 尾节点的元素值
    final E element = l.item;
    // 尾节点的前置指针
    final Node prev = l.prev;
    // 清空尾节点的内容,协助GC
    l.item = null;
    l.prev = null; // help GC
    // 让前置节点成为新的尾节点
    last = prev;
    // 如果只有一个元素,删除了把first置为空
    // 否则把前置节点的next置为空
    if (prev == null)
        first = null;
    else
        prev.next = null;
    // 元素个数减1
    size--;
    // 修改次数加1
    modCount++;
    // 返回删除的元素
    return element;
}
// 删除指定节点x
E unlink(Node x) {
    // x的元素值
    final E element = x.item;
    // x的前置节点
    final Node next = x.next;
    // x的后置节点
    final Node prev = x.prev;

    // 如果前置节点为空
    // 说明是首节点,让first指向x的后置节点
    // 否则修改前置节点的next为x的后置节点
    if (prev == null) {
        first = next;
    } else {
        prev.next = next;
        x.prev = null;
    }

    // 如果后置节点为空
    // 说明是尾节点,让last指向x的前置节点
    // 否则修改后置节点的prev为x的前置节点
    if (next == null) {
        last = prev;
    } else {
        next.prev = prev;
        x.next = null;
    }

    // 清空x的元素值,协助GC
    x.item = null;
    // 元素个数减1
    size--;
    // 修改次数加1
    modCount++;
    // 返回删除的元素
    return element;
}
// remove的时候如果没有元素抛出异常
public E removeFirst() {
    final Node f = first;
    if (f == null)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return unlinkFirst(f);
}
// remove的时候如果没有元素抛出异常
public E removeLast() {
    final Node l = last;
    if (l == null)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return unlinkLast(l);
}
// poll的时候如果没有元素返回null
public E pollFirst() {
    final Node f = first;
    return (f == null) ? null : unlinkFirst(f);
}
// poll的时候如果没有元素返回null
public E pollLast() {
    final Node l = last;
    return (l == null) ? null : unlinkLast(l);
}
// 删除中间节点
public E remove(int index) {
    // 检查是否越界
    checkElementIndex(index);
    // 删除指定index位置的节点
    return unlink(node(index));
}

在队列首尾删除元素很高效,时间复杂度为O(1)。
在中间删除元素比较低效,首先要找到删除位置的节点,再修改前后指针,时间复杂度为O(n)。

LinkedList是双端队列, 双端队列可以作为栈使用.

栈的特性是LIFO(Last In First Out),所以作为栈使用也很简单,添加删除元素都只操作队列首节点即可。

public void push(E e) {
    addFirst(e);
}

public E pop() {
    return removeFirst();
}

总结

LinkedList是一个以双链表实现的List;

LinkedList还是一个双端队列,具有队列、双端队列、栈的特性;

LinkedList在队列首尾添加、删除元素非常高效,时间复杂度为O(1);

LinkedList在中间添加、删除元素比较低效,时间复杂度为O(n);

LinkedList不支持随机访问,所以访问非队列首尾的元素比较低效;

LinkedList在功能上等于ArrayList + ArrayDeque;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若此文章存在违规行为,您可以联系管理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ucloud.cn/yun/76006.html

相关文章

  • Java笔记-容器源码(持续更新)

    摘要:加载因子是哈希表在其容量自动增加之前可以达到多满的一种尺度。当哈希表中的条目数超出了加载因子与当前容量的乘积时,则要对该哈希表进行操作即重建内部数据结构,从而哈希表将具有大约两倍的桶数。成员变量每个对由封装,存在了对象数组中。 虽是读书笔记,但是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egmentfault.com/blog/exploring/ .. 拒绝伸手复制党 LinkedLis...

    mrli2016 评论0 收藏0
  • 一文掌握关于Java数据结构所有知识点(欢迎一起完善)

    摘要:是栈,它继承于。满二叉树除了叶结点外每一个结点都有左右子叶且叶子结点都处在最底层的二叉树。没有键值相等的节点。这是数据库选用树的最主要原因。 在我们学习Java的时候,很多人会面临我不知道继续学什么或者面试会问什么的尴尬情况(我本人之前就很迷茫)。所以,我决定通过这个开源平台来帮助一些有需要的人,通过下面的内容,你会掌握系统的Java学习以及面试的相关知识。本来是想通过Gitbook的...

    keithxiaoy 评论0 收藏0
  • [学习笔记-Java集合-5]Map - LinkedHashMap源码分析

    摘要:源码解析属性双向链表头节点双向链表尾节点是否按访问顺序排序双向链表的头节点,旧数据存在头节点。双向链表的尾节点,新数据存在尾节点。内部类位于中位于中存储节点,继承自的类,用于单链表存储于桶中,和用于双向链表存储所有元素。 简介 LinkedHashMap内部维护了一个双向链表,能保证元素按插入的顺序访问,也能以访问顺序访问,可以用来实现LRU缓存策略。 LinkedHashMap可以看...

    Lowky 评论0 收藏0
  • Java 常用List集合使用场景分析

    摘要:常用集合使用场景分析过年前的最后一篇,本章通过介绍,,,底层实现原理和四个集合的区别。和都是线程安全的,不同的是前者使用类,后者使用关键字。面试官会认为你是一个基础扎实,内功深厚的人才到这里常用集合使用场景分析就结束了。 Java 常用List集合使用场景分析 过年前的最后一篇,本章通过介绍ArrayList,LinkedList,Vector,CopyOnWriteArrayList...

    godruoyi 评论0 收藏0

发表评论

0条评论

novo

|高级讲师

TA的文章

阅读更多
最新活动
阅读需要支付1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