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和并发包中的和主要解决的是线程的互斥和同步问题,这两者的配合使用,相当于的使用。写锁与读锁之间互斥,一个线程在写时,不允许读操作。的注意事项不支持重入,即不可反复获取同一把锁。没有返回值,也就是说无法获取执行结果。
一、Lock 和 Condition
Java 并发包中的 Lock 和 Condition 主要解决的是线程的互斥和同步问题,这两者的配合使用,相当于 synchronized、wait()、notify() 的使用。
1. Lock 的优势比起传统的 synchronized 关键字,Lock 最大的不同(或者说优势)在于:
阻塞的线程能够响应中断,这样能够有机会释放自己持有的锁,避免死锁
支持超时,如果线程在一定时间内未获取到锁,不是进入阻塞状态,而是抛出异常
非阻塞的获取锁,如果未获取到锁,不进入阻塞状态,而是直接返回
三种情况分别对应 Lock 的三个方法:void lockInterruptibly(),boolean tryLock(long time, TimeUnit unit),boolean tryLock()。
Lock 最常用的一个实现类是 ReentrantLock,代表可重入锁,意思是可以反复获取同一把锁。
除此之外,Lock 的构造方法可以传入一个 boolean 值,表示是否是公平锁。
前面实现的简单的阻塞队列就是使用 Lock 和 Condition ,现在其含义已经非常明确了:
public class BlockingQueue{ private int capacity; private int size; //定义锁和条件 private final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private final Condition notFull = lock.newCondition(); private final Condition notEmpty = lock.newCondition(); /** * 入队列 */ public void enqueue(T data){ lock.lock(); try { //如果队列满了,需要等待,直到队列不满 while (size >= capacity){ notFull.await(); } //入队代码,省略 //入队之后,通知队列已经不为空了 notEmpty.signal();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在finally块中释放锁,避免死锁 lock.unlock(); } } /** * 出队列 */ public T dequeue(){ lock.lock(); try { //如果队列为空,需要等待,直到队列不为空 while (size <= 0){ notEmpty.await(); } //出队代码,省略 //出队列之后,通知队列已经不满了 notFull.signal();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lock.unlock(); } //实际应该返回出队数据 return null; } }
可以看到,Lock 需要手动的加锁和解锁,并且解锁操作是放在 finally 块中的,这是一种编程范式,尽量遵守。
二、ReadWriteLockReadWriteLock 表示读写锁,适用于读多写少的情况,读写锁一般有几个特征:
读锁与读锁之间不互斥,即允许多个线程同时读变量。
写锁与读锁之间互斥,一个线程在写时,不允许读操作。
写锁与写锁之间互斥,只允许 一个线程写操作。
读写锁减小了锁的粒度,在读多写少的场景下,对性能的提升较为明显。ReadWriteLock 的简单使用示例如下:
public class ReadWriteLockTest { private final ReadWriteLock lock = new ReentrantReadWriteLock(); private final Lock readLock =lock.readLock(); private final Lock writeLock =lock.writeLock(); private int value; //加写锁 private void addValue(){ writeLock.lock(); try { value += 1; } finally { writeLock.unlock(); } } //加读锁 private int getValue(){ readLock.lock(); try { return value; } finally { readLock.unlock(); } } }
读写锁的升级与降级
Java 中不允许锁的升级,即加写锁时必须释放读锁。
但是允许锁的降级,即加读锁时,可以不释放写锁,最后读锁和写锁一起释放。
三、StampedLock 1. StampedLock 的使用及特点StampedLock 是 Java 1.8 版本中提供的锁,主要支持三种锁模式:写锁、悲观读锁、乐观读。
其中写锁和悲观读锁跟 ReadWriteLock 中的写锁和读锁的概念类似。StampedLock 在使用的时候不一样,加锁的时候会返回一个参数,解锁的时候需要传入这个参数,示例如下:
public class StampedLockTest { private final StampedLock lock = new StampedLock(); private int value; private void addValue(){ long stamp = lock.writeLock(); try { value += 1; } finally { lock.unlockWrite(stamp); } } }
StampedLock 最主要的特点是支持“乐观读”,即当进行读操作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写操作都被阻塞,允许一个线程获取写锁。乐观读的使用示例如下:
public class StampedLockTest { private final StampedLock lock = new StampedLock(); private int value; private void getValue(){ //乐观读,读入变量 long stamp = lock.tryOptimisticRead(); int a = value; //如果验证失败 if (!lock.validate(stamp)){ //升级为悲观读锁,继续读入变量 stamp = lock.readLock(); try { a = value; } finally { lock.unlockRead(stamp); } } } }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使用 validate() 方法进行验证,如果乐观读失败,则升级为悲观读锁,继续获取变量。
2. StampedLock 的注意事项StampedLock 不支持重入,即不可反复获取同一把锁。
在使用 StampedLock 的时候,不要调用中断操作。如果需要支持中断,可以调用 readLockInterruptibly 和 writeLockInterruptibly 方法。
四、SemaphoreSemaphore 表示信号量,初始化对象的时候,需要传一个参数,表示信号量的计数器值。acquire() 方法将计数器加 1,release() 方法减 1,这两个方法都能够保证原子性。
信号量的简单示例:
public class SemaphoreTest { private final Semaphore semaphore = new Semaphore(1); private int value; public void addValue() { try { semaphore.acquire(); value += 1;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semaphore.release(); } }
程序中使用信号量实现了一个线程安全的方法,初始值设为了 1,当多个方法访问 addValue 方法的时候,由于 acquire 方法保证原子性,所以只能有一个线程将计数器减 1 并进入临界区,另一个线程等待。
一个线程执行完后,调用 release 方法,计数器加 1,另一个等待的线程被唤醒。
Semaphore 与 Lock 的一个不同点便是信号量允许多个线程同时进入临界区,例如将初始值设置的更大一些。例如下面这个例子:
public class SemaphoreTest { //初始值 2,表示 2 个线程可同时进入临界区 private final Semaphore semaphore = new Semaphore(2); public void test() { try { semaphore.acquire(); System.out.println("线程"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进入临界区 : "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semaphore.release(); } } }五、CountDownLatch
CountDownLatch 是一个线程同步的工具,主要实现一个线程等待多个线程的功能。在原始的 Thread 中,可以调用 join() 方法来等待线程执行完毕,而 CountDownLatch 则可以用在线程池中的线程等待。
下面是 CountDownLatch 的使用示例:
public class CountDownLatchTest { //实际生产中不推荐使用这种创建线程的方式 private final ExecutorService threadPool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2); public void tes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CountDownLatch latch = new CountDownLatch(2); threadPool.execute(() -> { System.out.println("线程1执行完毕"); latch.countDown(); }); threadPool.execute(() -> { System.out.println("线程2执行完毕"); latch.countDown(); }); latch.await(); System.out.println("两个线程都执行完毕"); threadPool.shutdown(); } }
CountDownLatch 的初始值为 2,线程执行完毕则调用 countDown 方法,计数器减 1。减到 0 的时候,会唤醒主线程继续执行。
六、CyclicBarrierCyclicBarrier 也是一个线程同步工具类,主要实现多个线程之间的互相等待。
CyclicBarrier 有两个构造函数,可以传一个计数器的初始值,还可以加上一个 Runnable,表示计数器执行减到 0 的时候,需要执行的回调方法。
public class CyclicBarrierTest { private final ExecutorService threadPool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2); private final CyclicBarrier barrier = new CyclicBarrier(2, this::note); public void print(){ threadPool.execute(() -> { System.out.println("线程1执行完毕"); try { barrier.a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 BrokenBarrier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threadPool.execute(() -> { System.out.println("线程2执行完毕"); try { barrier.a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 BrokenBarrier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threadPool.shutdown(); } public void note(){ System.out.println("两个线程执行完毕"); } }
示例中设置 CyclicBarrier 的初始值为 2,线程执行完毕调用 await 方法,计数器减 1。print() 方法中的两个线程执行完后,计数器减到 0,就会调用 note 方法。
七、ThreadPoolExecutor 1. 线程池的工作原理由于线程是一种重量级对象,频繁的创建和销毁比较消耗系统资源,因此线程池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线程池可有降低资源消耗,因为不用频繁创建和销毁线程;提高响应速度,需要执行任务时,可直接使用线程池中的线程资源;还能够有效的管理、监控线程池中的线程。
Java 中的线程池的实现是一种很典型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式,使用线程的一方是生产者,主要提供需要执行的任务,线程池是消费者,消费生产者提供的任务。
下面这段代码能够帮助理解线程池的实现原理(仅用于帮助理解,实际执行结果有出入):
public class ThreadPool { //保存任务的阻塞队列 private BlockingQueueworkQueue; //保存工作线程的列表 private List threadList = new ArrayList<>(); //构造方法 public ThreadPool(int poolSize, BlockingQueue workQueue) { this.workQueue = workQueue; //根据poolSize的数量创建工作线程,并执行线程 for (int i = 0; i < poolSize; i++) { WorkThread thread = new WorkThread(); thread.start(); threadList.add(thread); } } //执行任务的方法,主要是将任务添加到队列中 public void execute(Runnable task) { try { workQueue.put(task);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工作线程 class WorkThread extends Threa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循环取出任务执行 while (!workQueue.isEmpty()) { try { Runnable task = workQueue.take(); task.run();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
上面的代码注释很详细了,主要是使用了一个阻塞队列,用来存储生产者的任务。然后在构造器中创建线程,并循环从队列中取出任务执行。
2. Java 中的线程池Java 中提供了 Executors 这个类来快速创建线程池,简单使用示例如下:
Executors.newSingleThreadExecutor();//创建一个线程的线程池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5);//创建固定数量线程 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创建可调整数量的线程 Executors.newScheduledThreadPool(5);//创建定时任务线程池
但是在《阿里巴巴Java开发手册》中,明确禁止使用 Executors 创建线程池(甚至也不建议使用 Thread 显式创建线程),主要原因是 Executors 的默认方法都是使用的无界队列,在高负载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 OOM(Out Of Memory)。
所以在 Java 中创建线程池的正确姿势是使用 ThreadPoolExecutor ,其构造函数有七个:
public ThreadPoolExecutor(int corePoolSize, int maximumPoolSize, long keepAliveTime, TimeUnit unit, BlockingQueueworkQueue, ThreadFactory threadFactory,//可选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handler//可选 ) { ...
corePoolSize:线程池中最少的线程数
maximumPoolSize:线程池中创建的最大的线程数
keepAliveTime:表示线程池中线程的活跃时间,如果线程在这个活跃时间内没有执行任务,并且线程数量超过了 corePoolSize,那么线程池就会回收多余的线程。
TimeUnit:上一个参数的时间单位
workQueue:保存任务的队列,为了避免 OOM,建议使用有界队列
threadFactory:可选参数,不传的话就是默认值。也可以自己传一个实现了 ThreadFactory 接口的类,表示自定义线程,例如给线程指定名字,线程组等。
handler:可选参数。定义任务的拒绝策略,表示无空闲线程时,并且队列中的任务满了的,怎么拒绝新的任务。目前的拒绝策略有四种:
AbortPolicy:默认的拒绝策略,抛出 RejectedExecutionException 异常
CallerRunsPolicy:让提交任务的线程自己去执行这个任务
DiscardOldestPolicy:丢弃最老的任务,及最先加入队列中的任务,并添加新的任务
DiscardPolicy:直接丢弃任务,并且不会抛出任何异常
调用 ThreadPoolExecutor
线程池创建好了之后,就需要执行任务,ThreadPoolExecutor 提供了两个方法,一是 execute,二是 submit。execute 没有返回值,也就是说无法获取执行结果。使用示例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lockingQueuequeue = new LinkedBlockingQueue<>(5); ThreadPoolExecutor threadPool = new ThreadPoolExecutor(5, 10, 60L, TimeUnit.SECONDS, queue); threadPool.execute(() -> { System.out.println("In this world"); }); threadPool.shutdown(); }
而 submit 方法有一个 Future 接口的返回值,Future 接口有五个方法:
cancle:取消任务
isCancled:任务是否已取消
isDone:任务是否已执行完
get:获取任务执行结果
get(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支持超时获取任务执行结果
下面代码展示了取消任务的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lockingQueuequeue = new LinkedBlockingQueue<>(5); ThreadPoolExecutor threadPool = new ThreadPoolExecutor(5, 10, 60L, TimeUnit.SECONDS, queue); Future> future = threadPool.submit(() -> { System.out.println("I am roseduan"); try { Thread.sleep(5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future.cancel(false); threadPool.shutdown(); }
程序的本意是打印语句然后休眠 5 秒,但由于调用了 cancle 方法 ,因此程序直接结束,不会有任何输出。
八、FutureTaskFutureTask 也是一个支持获取任务执行结果的工具类,FutureTask 实现了 Runnable 和 Future 接口。
所以可以将 FutureTask 作为任务提交给 ThreadPoolExecutor 或者 Thread 执行,并且可以获取执行结果。简单的使用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创建任务 FutureTasktask = new FutureTask<>(() -> "Java and " + "Python"); BlockingQueue queue = new LinkedBlockingQueue<>(5); ThreadPoolExecutor threadPool = new ThreadPoolExecutor(5, 10, 60L, TimeUnit.SECONDS, queue); threadPool.execute(task); //获取执行结果 System.out.println(task.get()); threadPool.shutdown(); }
传给 Thread 作为参数的使用示例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FutureTask九、CompletableFuturetask = new FutureTask<>(() -> 1 + 2);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task); thread.start(); System.out.println(task.get());//输出3 }
CompletableFuture 是一个异步编程的工具类,异步化能够最大化并行程序的执行,是多线程性能优化的基础。
1. 创建 CompletableFuture 对象Completable 有四个静态方法,可以用来创建对象:
runAsync(Runnable runnable);//无返回值 runAsync(Runnable runnable, Executor executor);//无返回值,可指定线程池 supplyAsync(Supplier supplier);//有返回值 supplyAsync(Supplier supplier, Executor executor);//有返回值,可指定线程池
可以看到,四个方法分为了是否有返回值,和是否自定义线程池。如果不自定义线程池,那么 CompletableFuture 会使用公共的线程池,默认创建 CPU 核数的数量的线程池,当有多个任务的时候,还是建议根据每个任务自定义线程池。
一个简单的使用示例如下,其中 task3 会等待两个任务都执行完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mpletableFuturetask1 = CompletableFuture.runAsync(() -> { System.out.println("任务1执行完毕"); }); CompletableFuture task2 = CompletableFuture.runAsync(() -> { try { Thread.sleep(2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任务2执行完毕"); }); CompletableFuture task3 = task1.thenCombine(task2, (__, res) -> "两个任务执行完毕"); System.out.println(task3.join()); }
CompletableFuture 实现了 Future 接口,因此可以查看任务执行的情况,并且可以获取返回值。
2. CompletionStage 接口中的方法CompletableFuture 还实现了 CompletionStage 接口。这个接口描述了任务之间的时序关系,分别有串行、并行、聚合三种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并行本就是其所具有的特性,所以不再探讨了,并且聚合关系又分为了 AND 聚合关系和 OR 聚合关系。下面依次介绍串行、AND 聚合、OR 聚合这三种关系。
首先是串行关系,串行很简单,一个任务执行完后再执行另一个任务,例如下图:
描述串行关系的几个方法是:thenApply、thenAccept、thenRun、thenCompose。
thenApply 既支持接收参数,又能够支持返回值。
thenAccept 支持接收参数,但是不支持返回值。
thenRun 既不能接收参数,也不能有返回值。
CompletionStage 中的大部分方法都有带有 Async 后缀的方法,表示可能会使用其他的线程来执行主体中的内容,后面介绍的方法都类似这样,不再赘述。
简单的使用示例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CompletableFuturefuture = CompletableFuture.supplyAsync(() -> { try { Thread.sleep(2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任务1执行完毕"); return "Task1"; }).thenApply((s) -> "接收到的参数 : " + s);; System.out.println(future.get()); }
其次是 AND 汇聚关系,典型的场景便是一个线程等待两个线程都执行完后再执行,例如下图:
描述 AND 聚合关系的有三个方法:thenCombine、thenAcceptBoth、runAfterBoth,其是否接收参数和支持返回值,和上面的三个方法对应。一个简单的使用示例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mpletableFuturetask1 = CompletableFuture.supplyAsync(() -> { try { Thread.sleep(2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任务1执行完毕"); return "task1"; }); CompletableFuture task2 = CompletableFuture.supplyAsync(() -> { System.out.println("任务2执行完毕"); return "task2"; }); CompletableFuture task3 = task1.thenCombine(task2, (r,s) -> r + " " + s); System.out.println(task3.join()); }
任务 1 休眠了 2 秒,任务 3 会等待前面两个任务执行完成之后再执行。
最后是 OR 聚合关系,表示线程等待其中一个线程满足条件之后,就可以继续执行了,不用等待全部的线程。
描述 OR 聚合关系的是 applyToEither、acceptEither、runAfterEither。使用示例和上面的类似,只需要将方法改一下就是了,这里不再赘述了。
3. 处理异常在异步编程中,CompletionStage 接口还提供了几个可以处理异常的方法,和 try() catch() finally() 类似。
这几个方法分别是 :
exceptionally:相当于 catch
whenComplete:相当于 finally
handle:相当于 finally ,支持返回值
使用示例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mpletableFuture十、CompletionServicetask = CompletableFuture.supplyAsync(() -> { String str = null; return str.length(); //相当于catch }).exceptionally((e) -> { System.out.println("发生异常"); return 0; }); //相当于 finally task.whenComplete((s, r) -> { System.out.println("执行结束"); }); System.out.println(task.join()); }
CompletionService 是一个批量执行异步任务的工具类,先来看一个例子: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StringBuffer sb = new StringBuffer(); ThreadPoolExecutor threadPool = new ThreadPoolExecutor( 5, 5, 10, TimeUnit.SECONDS, new LinkedBlockingQueue<>(5)); Futuretask1 = threadPool.submit(() -> { Thread.sleep(2000); return "Task1"; }); Future task2 = threadPool.submit(() -> "Task2"); Future task3 = threadPool.submit(() -> "Task3"); sb.append(task1.get()); sb.append(task2.get()); sb.append(task3.get()); }
程序的意思是,依次执行三个任务,并将其结果存储到 StringBuffer 中,由于 task1 休眠了 2 秒,所以 sb 会在这里阻塞。
由于这三个任务之间没有关联,所以等待的消耗完全是没必要的,解决的办法便是利用一个阻塞队列,先执行完的任务将结果保存在队列中,sb 从队列中取出就行了。
CompletionService 实际上就是将线程池和阻塞队列的功能整合了起来,解决了类似上面的问题。CompletionService 的实现类是 ExecutorCompletionService,这个类有两个构造方法:
public ExecutorCompletionService(Executor executor) {} public ExecutorCompletionService(Executor executor, BlockingQueue> completionQueue) {}
如果不传一个阻塞队列,则会使用默认的无界队列。
CompletionService 主要有这几个方法:
submit() 提交任务、take() 从阻塞队列中获取执行结果(如果队列为空,线程阻塞)、poll() 也是从队列中获取执行结果(如果队列为空,则返回 null),另外 poll 还支持超时获取。
使用 CompletionService 改造后的程序示例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StringBuffer sb = new StringBuffer(); ThreadPoolExecutor threadPool = new ThreadPoolExecutor( 5, 5, 10, TimeUnit.SECONDS, new LinkedBlockingQueue<>(5)); CompletionService十一、Fork/Join 1. Fork/Join 使用service = new ExecutorCompletionService<>(threadPool); service.submit(() -> { Thread.sleep(2000); return "Task1"; }); service.submit(() -> "Task2"); service.submit(() -> "Task3"); System.out.println(sb.append(service.take().get()).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sb.append(service.take().get()).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sb.append(service.take().get()).toString()); }
Fork/Join 是一个处理分治任务的计算框架,所谓分治,即分而治之,将一个任务分解成子任务,求解子任务,然后将子任务的结果合并,就得到了最后的结果。分治思想的应用十分的广泛,例如常见的快速排序、归并排序,还有流行的大数据计算框架 MapReduce,都应用了分治思想。
Java 中,Fork 对应的是 任务分解,Join 则表示 子任务的结果合并。
Fork/Join 主要包含两个主要的实现类:
一是线程池 ForkJoinPool,默认会创建 CPU核数数量的线程
二是 ForkJoinTask,这是一个抽象类,主要的方法有 fork() 和 join(),前者表示执行子任务,后者表示阻塞等待子任务的执行结果。ForkJoinTask 还有两个子类:
RecursiveTask
RecursiveAction
这两个类也是抽象的,我们需要自定义并继承这个类,并覆盖其 compute 方法。其中 RecursiveTask 有返回值,而 RecursiveAction 没有返回值。
下面是一个使用 ForkJoin 的示例,实现了 n 的阶乘,注释写得比较详细。
public class ForkJoin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线程池 ForkJoinPool forkJoinPool = new ForkJoinPool(4); //创建任务 Factorial task = new Factorial(6); //invoke 方法执行任务(还可以使用 execute、submit),得到执行的结果 Integer res = forkJoinPool.invoke(task); System.out.println(res); } static class Factorial extends RecursiveTask2. ForkJoinPool 原理{ private final int n; Factorial(int n) { this.n = n; } @Override protected Integer compute() { if (n == 0){ return 1; } Factorial f = new Factorial(n - 1); //执行子任务 f.fork(); //等待子任务结果 return n * factorial.join(); } } }
和普通的线程池类似,ForkJoinPool 是一个特殊的线程池,并且也采用的是生产者 - 消费者模式。跟普通线程池共享一个队列不同,ForkJoinPool 其中维护了多个双端队列,当一个线程对应的任务队列为空的时候,线程并不会空闲,而是“窃取”其他队列的任务执行。
由于是双端队列,正常执行任务和“窃取任务”可以从两端进行出队,这样避免了数据竞争。
采用“任务窃取”这种模式,也是 ForkJoinPool 比普通线程池更加智能的体现。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若此文章存在违规行为,您可以联系管理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ucloud.cn/yun/74698.html
摘要:排序算法和集合工具类排序算法和集合工具类。面试官总是问排序算法也不是在难为你,而是在考察你的编程功底。你首先要理解多线程不仅仅是和那么简单,整个并发包下面的工具都是在为多线程服务。 去年的这个时候楼主通过两个月的复习拿到了阿里巴巴的 offer,有一些运气,也有一些心得,借着跳槽季来临特此分享出来。简单梳理一下我的复习思路,同时也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讨论,一起学习,如果不对之处欢迎指正一...
摘要:语言在之前,提供的唯一的并发原语就是管程,而且之后提供的并发包,也是以管程技术为基础的。但是管程更容易使用,所以选择了管程。线程进入条件变量的等待队列后,是允许其他线程进入管程的。并发编程里两大核心问题互斥和同步,都可以由管程来帮你解决。 并发编程这个技术领域已经发展了半个世纪了。有没有一种核心技术可以很方便地解决我们的并发问题呢?这个问题, 我会选择 Monitor(管程)技术。Ja...
摘要:是企业与区块链相遇的地方。的框架旨在成为开发区块链解决方案的支柱。以太坊,主要是针对工程师使用进行区块链以太坊开发的详解。 如果你想将区块链合并到一个Java项目中,现在我们来看看就是这个细分领域中三个最大的OSS玩家。 好的伙计们,我们都听说过比特币,以太坊或其他加密货币,其中有一些时髦的名字围绕着我们常见的新闻,但我们作为Java开发人员知道如何轻松地与这些区块链技术进行交互吗?以...
摘要:同步容器及其注意事项中的容器主要可以分为四个大类,分别是和,但并不是所有的容器都是线程安全的。并发容器及其注意事项在版本之前所谓的线程安全的容器,主要指的就是同步容器,当然因为所有方法都用来保证互斥,串行度太高了,性能太差了。 Java 并发包有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关于并发容器的,因此学习和搞懂这部分的内容很有必要。 Java 1.5 之前提供的同步容器虽然也能保证线程安全,但是性能很差...
阅读 1586·2021-09-26 09:46
阅读 2674·2021-09-07 09:59
阅读 2759·2021-09-07 09:59
阅读 1884·2019-08-30 14:20
阅读 934·2019-08-26 13:39
阅读 3182·2019-08-26 12:24
阅读 780·2019-08-26 11:55
阅读 1221·2019-08-23 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