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解决方案解释器模式来解决用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就是使用解释器模式。使用解释器模式重写示例通过上面的讲述可以看出,要使用解释器模式,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定义一套语法规则,也称为文法。
#1 场景问题# ##1.1 读取配置文件## 考虑这样一个实际的应用,维护系统自定义的配置文件。
几乎每个实际的应用系统都有与应用自身相关的配置文件,这个配置文件是由开发人员根据需要自定义的,系统运行时会根据配置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功能处理。
系统现有的配置数据很简单,主要是JDBC所需要的数据,还有默认读取Spring的配置文件,目前系统只需要一个Spring的配置文件。示例如下:
<");"1.0" encoding="UTF-8"");
现在的功能需求是:如何能够灵活的读取配置文件的内容?
##1.2 不用模式的解决方案## 不就是读取配置文件吗?实现很简单,直接读取并解析xml就可以了。读取xml的应用包很多,这里都不用,直接采用最基础的Dom解析就可以了。另外,读取到xml中的值过后,后续如何处理,这里也不去管,这里只是实现把配置文件读取并解析出来。
按照这个思路,很快就写出了实现的代码,示例代码如下:
/**
* 读取配置文件
*/
public class ReadAppXml {
/**
* 读取配置文件内容
* @param filePathName 配置文件的路径和文件名
* @throws Exception
*/
public void read(String filePathName)throws Exception{
Document doc = null;
//建立一个解析器工厂
DocumentBuilderFactory factory = DocumentBuilderFactory.newInstance();
//获得一个DocumentBuilder对象,这个对象代表了具体的DOM解析器
DocumentBuilder builder=factory.newDocumentBuilder();
//得到一个表示XML文档的Document对象
doc=builder.parse(filePathName);
//去掉XML中作为格式化内容的空白而映射在DOM树中的Text Node对象
doc.normalize();
//获取jdbc的配置值
NodeList jdbc = doc.getElementsByTagName("jdbc");
//只有一个jdbc,获取jdbc中的驱动类的名称
NodeList driverClassNode = ((Element)jdbc.item(0)).getElementsByTagName("driver-class");
String driverClass = driverClassNode.item(0).getFirstChild().getNodeValue();
System.out.println("driverClass=="+driverClass);
//同理获取url、user、password等的值
NodeList urlNode = ((Element)jdbc.item(0)).getElementsByTagName("url");
String url=urlNode.item(0).getFirstChild().getNodeValue();
System.out.println("url=="+url);
NodeList userNode = ((Element)jdbc.item(0)).getElementsByTagName("user");
String user = userNode.item(0).getFirstChild().getNodeValue();
System.out.println("user=="+user);
NodeList passwordNode = ((Element)jdbc.item(0)).getElementsByTagName("password");
String password = passwordNode.item(0).getFirstChild().getNodeValue();
System.out.println("password=="+password);
//获取application-xml
NodeList applicationXmlNode =doc.getElementsByTagName("application-xml");
String applicationXml = applicationXmlNode.item(0).getFirstChild().getNodeValue();
System.out.println("applicationXml=="+applicationXml);
}
}
##1.3 有何问题## 看了上面的实现,多简单啊,就是最基本的Dom解析嘛,要是采用其它的开源工具包,比如dom4j、jDom之类的来处理,会更简单,这好像不值得一提呀,真的是这样吗?
请思考一个问题:如果配置文件的结构需要变动呢?仔细想想,就会感觉出问题来了。还是先看例子,然后再来总结这个问题。
随着开发的深入进行,越来越多可配置的数据被抽取出来,需要添加到配置文件中,比如与数据库的连接配置:就加入了是否需要、是否使用DataSource等配置。除了这些还加入了一些其它需要配置的数据,例如:系统管理员、日志记录方式、缓存线程的间隔时长、默认读取哪些Spring配置文件等等,示例如下:
<");"1.0" encoding="UTF-8"");log>
记录日志的方式,1-数据库,2-文件
记录日志的文件名称
log>
缓存线程的间隔时长
缺省读取的Spring配置的文件名称
其它需要读取的Spring配置的文件名称
有朋友可能会想,改变一下配置文件,值得大惊小怪吗?对于应用系统开发来讲,这不是经常发生的、很普通的一件事情嘛。
的确是这样,改变一下配置文件不是件大事情,但是带来的一系列麻烦也不容忽视,比如:修改了配置文件的结构,那么读取配置文件的程序就需要做出相应的变更;用来封装配置文件数据的数据对象也需要相应的修改;外部使用配置文件的地方,获取数据的地方也会相应变动。
当然在这一系列麻烦中,最让人痛苦的莫过于修改读取配置文件的程序了,有时候几乎是重写。比如在使用Dom读取第一个配置文件,读取默认的Spring配置文件的值的时候,可能的片断代码示例如下:
// 获取application-xml
NodeList applicationXmlNode = doc.getElementsByTagName("application-xml");
String applicationXml = applicationXmlNode.item(0).getFirstChild().getNodeValue();
System.out.println("applicationXml=="+applicationXml);
但是如果配置文件改成第二个,文件的结构发生了改变,需要读取的配置文件变成了多个了,读取的程序也发生了改变,而且application-xml节点也不是直接从doc下获取了。几乎是完全重写了,此时可能的片断代码示例如下:
//先要获取spring-default,然后获取application-xmls
//然后才能获取application-xml
NodeList springDefaultNode = doc.getElementsByTagName("spring-default");
NodeList appXmlsNode = ((Element)springDefaultNode.item(0)).getElementsByTagName("application-xmls");
NodeList appXmlNode = ((Element)appXmlsNode.item(0)).getElementsByTagName("application-xml");
//循环获取每个application-xml元素的值
for(int i=0;i"applicationXml=="+applicationXml);
}
仔细对比上面在xml变化前后读取值的代码,你会发现,由于xml结构的变化,导致读取xml文件内容的代码,基本上完全重写了。
问题还不仅仅限于读取元素的值,同样体现在读取属性上。可能有些朋友说可以换不同的xml解析方式来简化,不是还有Sax解析,实在不行换用其它开源的解决方案。
确实通过使用不同的解析xml的方式是会让程序变得简单点,但是每次xml的结构发生变化过后,或多或少都是需要修改程序中解析xml部分的。
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也就是当xml的结构发生改变过后,能够很方便的获取相应元素、或者是属性的值,而不用再去修改解析xml的程序。
#2 解决方案# ##2.1 解释器模式来解决## 用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就是使用解释器模式。那么什么是解释器模式呢?
解释器模式定义
这里的文法,简单点说就是我们俗称的“语法规则”。
应用解释器模式来解决的思路
要想解决当xml的结构发生改变后,不用修改解析部分的代码,一个自然的思路就是要把解析部分的代码写成公共的,而且还要是通用的,能够满足各种xml取值的需要,比如:获取单个元素的值,获取多个相同名称的元素的值,获取单个元素的属性的值,获取多个相同名称的元素的属性的值,等等。
要写成通用的代码,又有几个问题要解决,如何组织这些通用的代码?如何调用这些通用的代码?以何种方式来告诉这些通用代码,客户端的需要?
要解决这些问题,其中的一个解决方案就是解释器模式。在描述这个模式的解决思路之前,先解释两个概念,一个是解析器(不是指xml的解析器),一个是解释器。
这里的解析器,指的是把描述客户端调用要求的表达式,经过解析,形成一个抽象语法树的程序,不是指xml的解析器。
这里的解释器,指的是解释抽象语法树,并执行每个节点对应的功能的程序。
要解决通用解析xml的问题:
第一步:需要先设计一个简单的表达式语言,在客户端调用解析程序的时候,传入用这个表达式语言描述的一个表达式,然后把这个表达式通过解析器的解析,形成一个抽象的语法树。
第二步:解析完成后,自动调用解释器来解释抽象语法树,并执行每个节点所对应的功能,从而完成通用的xml解析。
这样一来,每次当xml结构发生了更改,也就是在客户端调用的时候,传入不同的表达式即可,整个解析xml过程的代码都不需要再修改了。
##2.2 模式结构和说明## 解释器模式的结构如图21.1所示:
AbstractExpression:定义解释器的接口,约定解释器的解释操作。
TerminalExpression:终结符解释器,用来实现语法规则中和终结符相关的操作,不再包含其它的解释器,如果用组合模式来构建抽象语法树的话,就相当于组合模式中的叶子对象,可以有多种终结符解释器。
NonterminalExpression:非终结符解释器,用来实现语法规则中非终结符相关的操作,通常一个解释器对应一个语法规则,可以包含其它的解释器,如果用组合模式来构建抽象语法树的话,就相当于组合模式中的组合对象,可以有多种非终结符解释器。
Context:上下文,通常包含各个解释器需要的数据,或是公共的功能。
Client:客户端,指的是使用解释器的客户端,通常在这里去把按照语言的语法做的表达式,转换成为使用解释器对象描述的抽象语法树,然后调用解释操作。
##2.3 解释器模式示例代码##
先看看抽象表达式的定义,非常简单,定义一个执行解释的方法,示例代码如下:
/** * 抽象表达式 */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Expression { /** * 解释的操作 * @param ctx 上下文对象 */ public abstract void interpret(Context ctx); }
再来看看终结符表达式的定义,示例代码如下:
/** * 终结符表达式 */ public class TerminalExpression extends AbstractExpression{ public void interpret(Context ctx) { //实现与语法规则中的终结符相关联的解释操作 } }
接下来该看看非终结符表达式的定义了,示例代码如下:
/** * 非终结符表达式 */ public class NonterminalExpression extends AbstractExpression{ public void interpret(Context ctx) { //实现与语法规则中的非终结符相关联的解释操作 } }
上下文的定义,示例代码如下:
/** * 上下文,包含解释器之外的一些全局信息 */ public class Context { }
最后来看看客户端的定义,示例代码如下:
/** * 使用解释器的客户 */ public class Client { //主要按照语法规则对特定的句子构建抽象语法树 //然后调用解释操作 }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上面的示例代码里面什么都没有啊。这主要是因为解释器模式是跟具体的语法规则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相应的语法规则,自然写不出对应的处理代码来。
但是这些示例还是有意义的,可以通过它们看出解释器模式实现的基本架子,只是没有内部具体的处理罢了。
##2.4 使用解释器模式重写示例## 通过上面的讲述可以看出,要使用解释器模式,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定义一套语法规则,也称为文法。不管这套文法的规则是简单还是复杂,必须有这么个东西,因为解释器模式就是来按照这些规则进行解析并执行相应的功能的。
为表达式设计简单的文法
为了通用,用root表示根元素,a、b、c、d等来代表元素,一个简单的xml如下:
<");"1.0" encoding="UTF-8"");"rootId">
"testC">12345
"1">d1
"2">d2
"3">d3
"4">d4
约定表达式的文法如下:
**获取单个元素的值:**从根元素开始,一直到想要获取值的元素,元素中间用“/”分隔,根元素前不加“/”。比如表达式“root/a/b/c”就表示获取根元素下、a元素下、b元素下的c元素的值;
**获取单个元素的属性的值:**要获取值的属性一定是表达式的最后一个元素的属性,在最后一个元素后面添加“.”然后再加上属性的名称。比如表达式“root/a/b/c.name”就表示获取根元素下、a元素下、b元素下、c元素的name属性的值;
**获取相同元素名称的值,当然是多个:**要获取值的元素一定是表达式的最后一个元素,在最后一个元素后面添加“
从简单的开始,先来演示获取单个元素的值和单个元素的属性的值。在看具体代码前,先来看看此时系统的整体结构,如图21.3所示:
(1)定义抽象的解释器
要实现解释器的功能,首先定义一个抽象的解释器,来约束所有被解释的语法对象,也就是节点元素和终结符元素都要实现的功能。示例代码如下:
/**
* 用于处理自定义Xml取值表达式的接口
*/
public abstract class ReadXmlExpression {
/**
* 解释表达式
* @param c 上下文
* @return 解析过后的值,为了通用,可能是单个值,也可能是多个值,
* 因此就返回一个数组
*/
public abstract String[] interpret(Context c);
}
(2)定义上下文
上下文是用来封装解释器需要的一些全局数据,也可以在里面封装一些解释器的公共功能,可以相当于各个解释器的公共对象,示例代码如下:
/**
* 上下文,用来包含解释器需要的一些全局信息
*/
public class Context {
/**
* 上一个被处理的元素
*/
private Element preEle = null;
/**
* Dom解析Xml的Document对象
*/
private Document document = null;
/**
* 构造方法
* @param filePathName 需要读取的xml的路径和名字
* @throws Exception
*/
public Context(String filePathName) throws Exception{
//通过辅助的Xml工具类来获取被解析的xml对应的Document对象
this.document = XmlUtil.getRoot(filePathName);
}
/**
* 重新初始化上下文
*/
public void reInit(){
preEle = null;
}
/**
* 各个Expression公共使用的方法,
* 根据父元素和当前元素的名称来获取当前的元素
* @param pEle 父元素
* @param eleName 当前元素的名称
* @return 找到的当前元素
*/
public Element getNowEle(Element pEle,String eleName){
NodeList tempNodeList = pEle.getChildNodes();
for(int i=0;iif(tempNodeList.item(i) instanceof Element){
Element nowEle = (Element)tempNodeList.item(i);
if(nowEle.getTagName().equals(eleName)){
return nowEle;
}
}
}
return null;
}
public Element getPreEle() {
return preEle;
}
public void setPreEle(Element preEle) {
this.preEle = preEle;
}
public Document getDocument() {
return document;
}
}
在上下文中使用了一个工具对象XmlUtil来获取Document对象,就是Dom解析xml,获取相应的Document对象,示例如下:
public class XmlUtil {
public static Document getRoot(String filePathName) throws Exception{
Document doc = null;
//建立一个解析器工厂
DocumentBuilderFactory factory = DocumentBuilderFactory.newInstance();
//获得一个DocumentBuilder对象,这个对象代表了具体的DOM解析器
DocumentBuilder builder=factory.newDocumentBuilder();
//得到一个表示XML文档的Document对象
doc=builder.parse(filePathName);
//去掉XML文档中作为格式化内容的空白而映射在DOM树中的TextNode对象
doc.normalize();
return doc;
}
}
(3)定义元素作为非终结符对应的解释器
接下来该看看如何解释执行中间元素了,首先这个元素相当于组合模式的Composite对象,因此需要对子元素进行维护,另外这个元素的解释处理,只是需要把自己找到,作为下一个元素的父元素就好了。示例代码如下:
/**
* 元素作为非终结符对应的解释器,解释并执行中间元素
*/
public class ElementExpression extends ReadXmlExpression{
/**
* 用来记录组合的ReadXmlExpression元素
*/
private Collection eles = new ArrayList();
/**
* 元素的名称
*/
private String eleName = "";
public ElementExpression(String eleName){
this.eleName = eleName;
}
public boolean addEle(ReadXmlExpression ele){
this.eles.add(ele);
return true;
}
public boolean removeEle(ReadXmlExpression ele){
this.eles.remove(ele);
return true;
}
public String[] interpret(Context c) {
//先取出上下文里的当前元素作为父级元素
//查找到当前元素名称所对应的xml元素,并设置回到上下文中
Element pEle = c.getPreEle();
if(pEle==null){
//说明现在获取的是根元素
c.setPreEle(c.getDocument().getDocumentElement());
}else{
//根据父级元素和要查找的元素的名称来获取当前的元素
Element nowEle = c.getNowEle(pEle, eleName);
//把当前获取的元素放到上下文里面
c.setPreEle(nowEle);
}
//循环调用子元素的interpret方法
String [] ss = null;
for(ReadXmlExpression ele : eles){
ss = ele.interpret(c);
}
return ss;
}
}
(4)定义元素作为终结符对应的解释器
对于单个元素的处理,终结符有两种,一个是元素终结,一个是属性终结。如果是元素终结,就是要获取元素的值;如果是属性终结,就是要获取属性的值。
分别来看看如何实现的,先看元素作为终结的解释器,示例代码如下:
/**
* 元素作为终结符对应的解释器
*/
public class ElementTerminalExpression extends ReadXmlExpression{
/**
* 元素的名字
*/
private String eleName = "";
public ElementTerminalExpression(String name){
this.ele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interpret(Context c) {
//先取出上下文里的当前元素作为父级元素
Element pEle = c.getPreEle();
//查找到当前元素名称所对应的xml元素
Element ele = null;
if(pEle==null){
//说明现在获取的是根元素
ele = c.getDocument().getDocumentElement();
c.setPreEle(ele);
}else{
//根据父级元素和要查找的元素的名称来获取当前的元素
ele = c.getNowEle(pEle, eleName);
//把当前获取的元素放到上下文里面
c.setPreEle(ele);
}
//然后需要去获取这个元素的值
String[] ss = new String[1];
ss[0] = ele.getFirstChild().getNodeValue();
return ss;
}
}
(5)定义属性作为终结符对应的解释器
接下来看看属性终结符的实现,就会比较简单,直接获取最后的元素对象,然后获取相应的属性的值,示例代码如下:
/**
* 属性作为终结符对应的解释器
*/
public class PropertyTerminalExpression extends ReadXmlExpression{
/**
* 属性的名字
*/
private String propName;
public PropertyTerminalExpression(String propName){
this.propName = propName;
}
public String[] interpret(Context c) {
//直接获取最后的元素的属性的值
String[] ss = new String[1];
ss[0] = c.getPreEle().getAttribute(this.propName);
return ss;
}
}
(6)使用解释器
定义好了各个解释器的实现,可以写个客户端来测试一下这些解释器对象的功能了。使用解释器的客户端的工作会比较多,最主要的就是要组装抽象的语法树。
先来看看如何使用解释器获取单个元素的值,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准备上下文
Context c = new Context("InterpreterTest.xml");
//想要获取c元素的值,也就是如下表达式的值:"root/a/b/c"
//首先要构建解释器的抽象语法树
ElementExpression root = new ElementExpression("root");
ElementExpression aEle = new ElementExpression("a");
ElementExpression bEle = new ElementExpression("b");
ElementTerminalExpression cEle = new ElementTerminalExpression("c");
//组合起来
root.addEle(aEle);
aEle.addEle(bEle);
bEle.addEle(cEle);
//调用
String ss[] = root.interpret(c);
System.out.println("c的值是="+ss[0]);
}
}
把前面定义的xml取名叫作“InterpreterTest.xml”,放到当前工程的根下面,运行看看,能正确获取值吗,运行的结果如下:
c的值是=12345
再来测试一下获取单个元素的属性的值,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准备上下文
Context c = new Context("InterpreterTest.xml");
//想要获取c元素的name属性,也就是如下表达式的值:"root/a/b/c.name"
//这个时候c不是终结了,需要把c修改成ElementExpressioin
ElementExpression root = new ElementExpression("root");
ElementExpression aEle = new ElementExpression("a");
ElementExpression bEle = new ElementExpression("b");
ElementExpression cEle = new ElementExpression("c");
PropertyTerminalExpression prop = new PropertyTerminalExpression("name");
//组合
root.addEle(aEle);
aEle.addEle(bEle);
bEle.addEle(cEle);
cEle.addEle(prop);
//调用
String ss[] = root.interpret(c);
System.out.println("c的属性name的值是="+ss[0]);
//如果要使用同一个上下文,连续进行解析,需要重新初始化上下文对象
//比如要连续的重新再获取一次属性name的值,当然你可以重新组合元素,
//重新解析,只要是在使用同一个上下文,就需要重新初始化上下文对象
c.reInit();
String ss2[] = root.interpret(c);
System.out.println("重新获取c的属性name的值是="+ss2[0]);
}
}
运行的结果如下:
c的属性name的值是=testC
重新获取c的属性name的值是=testC
就像前面讲述的那样,制定一种简单的语言,让客户端用来表达从xml中取值的表达式的语言,然后为它们定义一种文法的表示,也就是语法规则,然后用解释器对象来表示那些表达式,接下来通过运行解释器来解释并执行这些功能。
但是从前面的示例中,我们只能看到客户端直接使用解释器对象,来表示客户要从xml中取什么值的语法树,而没有看到如何从语言的表达式转换成为这种解释器的表示,这个功能是属于解析器的功能,没有划分在标准的解释器模式中,所以这里就先不演示,在后面会有示例来讲解析器。
#3 模式讲解# ##3.1 认识解释器模式##
解释器模式的功能 解释器模式使用解释器对象来表示和处理相应的语法规则,一般一个解释器处理一条语法规则。理论上来说,只要能用解释器对象把符合语法的表达式表示出来,而且能够构成抽象的语法树,那都可以使用解释器模式来处理。
语法规则和解释器 语法规则和解释器之间是有对应关系的,一般一个解释器处理一条语法规则,但是反过来并不成立,一条语法规则是可以有多种解释和处理的,也就是一条语法规则可以对应多个解释器对象。
上下文的公用性 上下文在解释器模式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上下文会被传递到所有的解释器中,因此可以在上下文中存储和访问解释器的状态,比如前面的解释器可以存储一些数据在上下文中,后面的解释器就可以获取这些值。
另外还可以通过上下文传递一些在解释器外部,但是解释器需要的数据,也可以是一些全局的,公共的数据。
上下文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可以提供所有解释器对象的公共功能,类似于对象组合,而不是使用继承来获取公共功能,在每个解释器对象里面都可以调用。
谁来构建抽象语法树 在前面的示例中,大家已经发现,自己在客户端手工来构建抽象语法树,是很麻烦的,但是在解释器模式中,并没有涉及这部分功能,只是负责对构建好的抽象语法树进行解释处理。前面的测试简单,所以手工构建抽象语法树也不是特别困难的事,要是复杂了呢?如果还是手工创建,那跟修改解析xml的代码也差不了多少。后面会给大家讲到,可以提供解析器来实现把表达式转换成为抽象语法树。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一条语法规则是可以对应多个解释器对象的,也就是说同一个元素,是可以转换成多个解释器对象的,这也就意味着同样一个表达式,是可以构成不同的抽象语法树的,这也造成构建抽象语法树变得很困难,而且工作量很大。
谁负责解释操作 只要定义好了抽象语法树,肯定是解释器来负责解释执行。虽然有不同的语法规则,但是解释器不负责选择究竟用哪一个解释器对象来解释执行语法规则,选择解释器的功能在构建抽象语法树的时候就完成了。
所以解释器只要忠实的按照抽象语法树解释执行就好了。
解释器模式的调用顺序示意图
解释器模式的调用顺序如图21.4所示:
##3.2 读取多个元素或属性的值## 前面看过了如何获取单个元素的值和单个元素的属性的值,下面应该来看看如何获取多个元素的值,还有多个元素中相同名称的属性的值了。
获取多个值和前面获取单个值的实现思路大致相同,只是在取值的时候需要循环整个NodelList,依次取值,而不是只取出第一个来。当然,由于语法发生了变动,所以对应的解释器也需要发生改变。
首先是有了一个表示多个元素作为终结符的语法,比如“root/a/b/d”;其次有了一个表示多个元素的属性作为终结符的语法,比如“root/a/b/d”中的“.id.id”。
还是看看代码示例吧,会比较清楚。
解释器接口没有变化,原本就定义的是数组,早做好准备了。
读取Xml的工具类XmlUtil也没有任何变化。
上下文做了一点改变。
把原来用来记录上一次操作的元素,变成记录上一次操作的多个元素的这么一个集合,然后为它提供相应的getter/setter方法;
另外,原来根据父元素和当前元素的名称获取当前元素的方法,变成了根据父元素和当前元素的名称来获取多个元素;
重新初始化上下文的方法里面,初始化的就是记录上一次操作的多个元素的这个集合了;
具体的Context类的代码示例如下:
/**
* 上下文,用来包含解释器需要的一些全局信息
*/
public class Context {
/**
* Dom解析Xml的Document对象
*/
private Document document = null;
/**
* 上一次被处理的多个元素
*/
private List preEles = new ArrayList();
/**
* 构造方法
* @param filePathName 需要读取的xml的路径和名字
* @throws Exception
*/
public Context(String filePathName) throws Exception{
//通过辅助的Xml工具类来获取被解析的xml对应的Document对象
this.document = XmlUtil.getRoot(filePathName);
}
/**
* 重新初始化上下文
*/
public void reInit(){
preEles = new ArrayList();
}
/**
* 各个Expression公共使用的方法,
* 根据父元素和当前元素的名称来获取当前的多个元素的集合
* @param pEle 父元素
* @param eleName 当前元素的名称
* @return 当前的多个元素的集合
*/
public List getNowEles(Element pEle,String eleName){
List elements = new ArrayList();
NodeList tempNodeList = pEle.getChildNodes();
for(int i=0;iif(tempNodeList.item(i) instanceof Element){
Element nowEle = (Element)tempNodeList.item(i);
if(nowEle.getTagName().equals(eleName)){
elements.add(nowEle);
}
}
}
return elements;
}
public Document getDocument() {
return document;
}
public List getPreEles() {
return preEles;
}
public void setPreEles(List nowEles) {
this.preEles = nowEles;
}
}
处理单个非终结符的对象ElementExpression,跟以前处理单个元素相比,主要是现在需要面向多个父元素,但是由于是单个非终结符的处理,因此在多个父元素下面去查找符合要求的元素,找到一个就停止,示例代码如下:
/**
* 单个元素作为非终结符的解释器
*/
public class ElementExpression extends ReadXmlExpression{
/**
* 用来记录组合的ReadXmlExpression元素
*/
private Collection eles = new ArrayList();
/**
* 元素的名称
*/
private String eleName = "";
public ElementExpression(String eleName){
this.eleName = eleName;
}
public boolean addEle(ReadXmlExpression ele){
this.eles.add(ele);
return true;
}
public boolean removeEle(ReadXmlExpression ele){
this.eles.remove(ele);
return true;
}
public String[] interpret(Context c) {
//先取出上下文里的父级元素
List pEles = c.getPreEles();
Element ele = null;
//把当前获取的元素放到上下文里面
List nowEles = new ArrayList();
if(pEles.size()==0){
//说明现在获取的是根元素
ele = c.getDocument().getDocumentElement();
pEles.add(ele);
c.setPreEles(pEles);
}else{
for(Element tempEle : pEles){
nowEles.addAll(c.getNowEles(tempEle, eleName));
if(nowEles.size()>0){
//找到一个就停止
break;
}
}
List tempList = new ArrayList();
tempList.add(nowEles.get(0));
c.setPreEles(tempList);
}
//循环调用子元素的interpret方法
String [] ss = null;
for(ReadXmlExpression tempEle : eles){
ss = tempEle.interpret(c);
}
return ss;
}
}
用来处理单个元素作为终结符的类,也发生了一点改变,主要是从多个父元素去获取当前元素,如果当前元素是多个,就取第一个,示例代码如下:
/**
* 元素作为终结符对应的解释器
*/
public class ElementTerminalExpression extends ReadXmlExpression{
/**
* 元素的名字
*/
private String eleName = "";
public ElementTerminalExpression(String name){
this.ele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interpret(Context c) {
//先取出上下文里的当前元素作为父级元素
List pEles = c.getPreEles();
//查找到当前元素名称所对应的xml元素
Element ele = null;
if(pEles.size() == 0){
//说明现在获取的是根元素
ele = c.getDocument().getDocumentElement();
}else{
//获取当前的元素
ele = c.getNowEles(pEles.get(0), eleName).get(0);
}
//然后需要去获取这个元素的值
String[] ss = new String[1];
ss[0] = ele.getFirstChild().getNodeValue();
return ss;
}
}
新添加一个解释器,用来解释处理以多个元素的属性作为终结符的情况,它的实现比较简单,只要获取到最后的多个元素对象,然后循环这些元素,一个一个取出相应的属性值就好了,示例代码如下:
/**
* 以多个元素的属性做为终结符的解释处理对象
*/
public class PropertysTerminalExpression extends ReadXmlExpression{
/**
* 属性名字
*/
private String propName;
public PropertysTerminalExpression(String propName){
this.propName = propName;
}
public String[] interpret(Context c) {
//获取最后的多个元素
List eles = c.getPreEles();
String[] ss = new String[eles.size()];
//循环多个元素,获取每个的属性的值
for(int i=0;ireturn ss;
}
}
新添加一个解释器,用来解释处理以多个元素作为终结符的情况,示例代码如下:
/**
* 以多个元素作为终结符的解释处理对象
*/
public class ElementsTerminalExpression extends ReadXmlExpression{
/**
* 元素的名称
*/
private String eleName = "";
public ElementsTerminalExpression(String name){
this.ele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interpret(Context c) {
//先取出上下文里的父级元素
List pEles = c.getPreEles();
//获取当前的多个元素
List nowEles = new ArrayList();
for(Element ele : pEles){
nowEles.addAll(c.getNowEles(ele, eleName));
}
//然后需要去获取这些元素的值
String[] ss = new String[nowEles.size()];
for(int i=0;ireturn ss;
}
}
新添加一个解释器,用来解释处理以多个元素作为非终结符的情况,它的实现类似于以单个元素作为非终结符的情况,只是这次处理的是多个,需要循环处理,同样需要维护子对象,在我们现在设计的语法中,多个元素后面是可以再加子元素的,最起码可以加多个属性的终结符对象,示例代码如下:
/**
* 多个元素做为非终结符的解释处理对象
*/
public class ElementsExpression extends ReadXmlExpression{
/**
* 用来记录组合的ReadXmlExpression元素
*/
private Collection eles = new ArrayList();
/**
* 元素名字
*/
private String eleName = "";
public ElementsExpression(String eleName){
this.eleName = eleName;
}
public String[] interpret(Context c) {
//先取出上下文里的父级元素
List pEles = c.getPreEles();
//把当前获取的元素放到上下文里面,这次是获取多个元素
List nowEles = new ArrayList();
for(Element ele : pEles){
nowEles.addAll(c.getNowEles(ele, eleName));
}
c.setPreEles(nowEles);
//循环调用子元素的interpret方法
String [] ss = null;
for(ReadXmlExpression ele : eles){
ss = ele.interpret(c);
}
return ss;
}
public boolean addEle(ReadXmlExpression ele){
this.eles.add(ele);
return true;
}
public boolean removeEle(ReadXmlExpression ele){
this.eles.remove(ele);
return true;
}
}
终于可以写客户端来测试一下了,看看是否能实现期望的功能。先测试获取多个元素的值的情况,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准备上下文
Context c = new Context("InterpreterTest.xml");
//想要获取多个d元素的值,也就是如下表达式的值:"root/a/b/d$"
//首先要构建解释器的抽象语法树
ElementExpression root = new ElementExpression("root");
ElementExpression aEle = new ElementExpression("a");
ElementExpression bEle = new ElementExpression("b");
ElementsTerminalExpression dEle = new ElementsTerminalExpression("d");
//组合起来
root.addEle(aEle);
aEle.addEle(bEle);
bEle.addEle(dEle);
//调用
String ss[] = root.interpret(c);
for(String s : ss){
System.out.println("d的值是="+s);
}
}
}
运行结果如下:
d的值是=d1 d的值是=d2 d的值是=d3 d的值是=d4
接下来测试一下获取多个属性值的情况,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准备上下文
Context c = new Context("InterpreterTest.xml");
//想要获取d元素的id属性,也就是如下表达式的值:"a/b/d$.id$"
//首先要构建解释器的抽象语法树
ElementExpression root = new ElementExpression("root");
ElementExpression aEle = new ElementExpression("a");
ElementExpression bEle = new ElementExpression("b");
ElementsExpression dEle = new ElementsExpression("d");
PropertysTerminalExpression prop = new PropertysTerminalExpression("id");
//组合
root.addEle(aEle);
aEle.addEle(bEle);
bEle.addEle(dEle);
dEle.addEle(prop);
//调用
String ss[] = root.interpret(c);
for (String s : ss) {
System.out.println("d的属性id值是=" + s);
}
}
}
运行结果如下:
d的属性id值是=1 d的属性id值是=2 d的属性id值是=3 d的属性id值是=4
也很简单,是不是。只要学会了处理单个的值,处理多个值也就变得容易了,只要把原来获取单个值的地方改成循环操作即可。
当然,如果要使用同一个上下文,连续进行解析,是同样需要重新初始化上下文对象的。你还可以尝试一下,如果是想要获取多个元素下的,多个元素的同一个属性的值,能实现吗?你自己去测试,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3.3 解析器## 前面看完了解释器部分的功能,看到只要构建好了抽象语法树,解释器就能够正确地解释并执行它,但是该如何得到这个抽象语法树呢?前面的测试都是人工组合好抽象语法树的,如果实际开发中还这样做,基本上工作量跟修改解析xml的代码差不多。
这就需要解析器出场了,这个程序专门负责把按照语法表达的表达式,解析转换成为解释器需要的抽象语法树。当然解析器是跟表达式的语法,还有解释器对象紧密关联的。
下面来示例一下解析器的实现,把符合前面定义的语法的表达式,转换成为前面实现的解释器的抽象语法树。解析器有很多种实现方式,没有什么定式,只要能完成相应的功能即可,比如表驱动、语法分析生成程序等等。这里的示例采用自己来分解表达式以实现构建抽象语法树的功能,没有使用递归,是用循环实现的,当然也可以用递归来做。
实现思路
要实现解析器也不复杂,大约有下面三个步骤:
第一步:把客户端传递来的表达式进行分解,分解成为一个一个的元素,并用一个对应的解析模型来封装这个元素的一些信息;
第二步:根据每个元素的信息,转化成相对应的解析器对象;
第三步:按照先后顺序,把这些解析器对象组合起来,就得到抽象语法树了;
可能有朋友会说,为什么不把第一步和第二步合并,直接分解出一个元素就转换成相应的解析器对象呢?原因有两个:
其一是功能分离,不要让一个方法的功能过于复杂;
其二是为了今后的修改和扩展,现在语法简单,所以转换成解析器对象需要考虑的东西少,直接转换也不难,但要是语法复杂了,直接转换就很杂乱了;
事实上,封装解析属性的数据模型充当了第一步和第二步操作间的接口,使第一步和第二步都变简单了。
先来看看用来封装每一个解析出来的元素对应的属性对象,示例代码如下:
/**
* 用来封装每一个解析出来的元素对应的属性
*/
public class ParserModel {
/**
* 是否单个值
*/
private boolean singleVlaue;
/**
* 是否属性,不是属性就是元素
*/
private boolean propertyValue;
/**
* 是否终结符
*/
private boolean end;
public boolean isEnd() {
return end;
}
public void setEnd(boolean end) {
this.end = end;
}
public boolean isSingleVlaue() {
return singleVlaue;
}
public void setSingleVlaue(boolean oneVlaue) {
this.singleVlaue = oneVlaue;
}
public boolean isPropertyValue() {
return propertyValue;
}
public void setPropertyValue(boolean propertyValue) {
this.propertyValue = propertyValue;
}
}
看看解析器的实现,代码稍微复杂点,注释很详尽,为了整体展示解析器,就不去分开每步单讲了,不过要注意一点:下面这种实现没有考虑并发处理的情况,如果要用在多线程环境下,需要补充相应的处理,特别提示一下。示例代码如下:
/**
* 根据语法来解析表达式,转换成为相应的抽象语法树
*/
public class Parser {
/**
* 私有化构造器,避免外部无谓的创建对象实例
*/
private Parser(){
//
}
//定义几个常量,内部使用
private final static String BACKLASH = "/";
private final static String DOT = ".";
private final static String DOLLAR = "$";
/**
* 按照分解的先后记录需要解析的元素的名称
*/
private static List listEle = null;
/**
* 传入一个字符串表达式,通过解析,组合成为一个抽象的语法树
* @param expr 描述要取值的字符串表达式
* @return 对应的抽象语法树
*/
public static ReadXmlExpression parse(String expr){
//先初始化记录需解析的元素的名称的集 会
listEle = new ArrayList();
//第一步:分解表达式,得到需要解析的元素名称和该元素对应的解析模型
Map mapPath = parseMapPath(expr);
//第二步:根据节点的属性转换成为相应的解释器对象
List list = mapPath2Interpreter(mapPath);
//第三步:组合抽象语法树,一定要按照先后顺序来组合,
//否则对象的包含关系就乱了
ReadXmlExpression returnRe = buildTree(list);
return returnRe;
}
/*----------------------开始实现第一步-----------------------*/
/**
* 按照从左到右顺序来分解表达式,得到需要解析的元素名称,
* 还有该元素对应的解析模型
* @param expr 需要分解的表达式
* @return 得到需要解析的元素名称,还有该元素对应的解析模型
*/
private static Map parseMapPath(String expr){
//先按照/分割字符串
StringTokenizer tokenizer = new StringTokenizer(expr, BACKLASH);
//初始化一个map用来存放分解出来的值
Map mapPath = new HashMap();
while (tokenizer.hasMoreTokens()) {
String onePath = tokenizer.nextToken();
if (tokenizer.hasMoreTokens()) {
//还有下一个值,说明这不是最后一个元素
//按照现在的语法,属性必然在最后,因此也不是属性
setParsePath(false,onePath,false,mapPath);
} else {
//说明到最后了
int dotIndex = onePath.indexOf(DOT);
if (dotIndex > 0) {
//说明是要获取属性的值,那就按照"."来分割,
//前面的就是元素名字,后面的是属性的名字
String eleName = onePath.substring(0, dotIndex);
String propName = onePath.substring(dotIndex + 1);
//设置属性前面的那个元素,自然不是最后一个,也不是属性
setParsePath(false,eleName,false,mapPath);
//设置属性,按照现在的语法定义,属性只能是最后一个
setParsePath(true,propName,true,mapPath);
} else {
//说明是取元素的值,而且是最后一个元素的值
setParsePath(true,onePath,false,mapPath);
}
break;
}
}
return mapPath;
}
/**
* 按照分解出来的位置和名称来设置需要解析的元素名称,
* 还有该元素对应的解析模型
* @param end 是否是最后一个
* @param ele 元素名称
* @param propertyValue 是否是取属性
* @param mapPath 设置需要解析的元素名称,还有该元素对应的解析模型的Map
*/
private static void setParsePath(boolean end,String ele,boolean propertyValue,Map mapPath){
ParserModel pm = new ParserModel();
pm.setEnd(end);
//如果带有$符号就说明不是一个值
pm.setSingleVlaue(!(ele.indexOf(DOLLAR)>0));
pm.setPropertyValue(propertyValue);
//去掉$
ele = ele.replace(DOLLAR, "");
mapPath.put(ele,pm);
listEle.add(ele);
}
/*----------------------第一步实现结束-----------------------*/
/*----------------------开始实现第二步-----------------------*/
/**
* 把分解出来的元素名称,根据对应的解析模型转换成为相应的解释器对象
* @param mapPath 分解出来的需解析的元素名称,还有该元素对应的解析模型
* @return 把每个元素转换成为相应的解释器对象后的集合
*/
private static List mapPath2Interpreter(Map mapPath){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一定要按照分解的先后顺序来转换成解释器对象
for(String key : listEle){
ParserModel pm = mapPath.get(key);
ReadXmlExpression obj = null;
if(!pm.isEnd()){
if(pm.isSingleVlaue()){
//不是最后一个,是一个值,转化为
obj = new ElementExpression(key);
}else{
//不是最后一个,是多个值,转化为
obj = new ElementsExpression(key);
}
}else{
if(pm.isPropertyValue()){
if(pm.isSingleVlaue()){
//是最后一个,是一个值,取属性的值,转化为
obj = new PropertyTerminalExpression(key);
}else{
//是最后一个,是多个值,取属性的值,转化为
obj = new PropertysTerminalExpression(key);
}
}else{
if(pm.isSingleVlaue()){
//是最后一个,是一个值,取元素的值,转化为
obj = new ElementTerminalExpression(key);
}else{
//是最后一个,是多个值,取元素的值,转化为
obj = new ElementsTerminalExpression(key);
}
}
}
//把转换后的对象添加到集合中
list.add(obj);
}
return list;
}
/*----------------------第二步实现结束-----------------------*/
/*----------------------开始实现第三步-----------------------*/
private static ReadXmlExpression buildTree(List list){
//第一个对象,也是返回去的对象,就是抽象语法树的根
ReadXmlExpression returnRe = null;
//定义上一个对象
ReadXmlExpression preRe = null;
for(ReadXmlExpression re : list){
if(preRe==null){
//说明是第一个元素
preRe = re;
returnRe = re;
}else{
//把元素添加到上一个对象下面,同时把本对象设置成为oldRe,
//作为下一个对象的父结点
if(preRe instanceof ElementExpression){
ElementExpression ele = (ElementExpression)preRe;
ele.addEle(re);
preRe = re;
}else if(preRe instanceof ElementsExpression){
ElementsExpression eles = (ElementsExpression)preRe;
eles.addEle(re);
preRe = re;
}
}
}
return returnRe;
}
/*----------------------第三步实现结束-----------------------*/
}
看完这个稍长点的解析器程序,该来体会一下,有了它对我们的开发有什么好处,写个客户端来测试看看。现在的客户端就非常简单了,主要三步: 首先是设计好想要取值的表达式;
然后是通过解析器解析获取抽象语法树;
最后就是请求解释器解释并执行这个抽象语法树,就得到最后的结果了;
客户端测试的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准备上下文
Context c = new Context("InterpreterTest.xml");
//通过解析器获取抽象语法树
ReadXmlExpression re = Parser.parse("root/a/b/d$.id$");
//请求解析,获取返回值
String ss[] = re.interpret(c);
for (String s : ss) {
System.out.println("d的属性id值是=" + s);
}
//如果要使用同一个上下文,连续进行解析,需要重新初始化上下文对象
c.reInit();
ReadXmlExpression re2 = Parser.parse("root/a/b/d$");
//请求解析,获取返回值
String ss2[] = re2.interpret(c);
for (String s : ss2) {
System.out.println("d的值是=" + s);
}
}
}
简单多了吧!通过使用解释器模式,自行设计一种简单的语法,就可以用很简单的表达式来获取你想要的xml中的值了。有的朋友可能会想到XPath,没错,本章示例实现的功能就是类似于XPath的部分功能。
如果今后xml的结构要是发生了变化,或者是想要获取不同的值,基本上就是修改那个表达式而已,你可以试试看,能否完成前面实现过的功能。比如:
想要获取c元素的值,表达式为:“root/a/b/c”;
想要获取c元素的name属性值,表达式为:“root/a/b/c.name”;
想要获取d元素的值,表达式为:“root/a/b/d$”,获取d的属性上面已经测试了;
##3.4 解释器模式的优缺点##
易于实现语法 在解释器模式中,一条语法规则用一个解释器对象来解释执行,对于解释器的实现来讲,功能就变得比较简单,只需要考虑这一条语法规则的实现就好了,其它的都不用管。
易于扩展新的语法 正是由于采用一个解释器对象负责一条语法规则的方式,使得扩展新的语法非常容易,扩展了新的语法,只需要创建相应的解释器对象,在创建抽象语法树的时候使用这个新的解释器对象就可以了。
不适合复杂的语法 如果语法特别复杂,构建解释器模式需要的抽象语法树的工作是非常艰巨的,再加上有可能会需要构建多个抽象语法树。所以解释器模式不太适合于复杂的语法,对于复杂的语法,使用语法分析程序或编译器生成器可能会更好。
##3.5 思考解释器模式##
解释器模式的本质 解释器模式的本质:分离实现,解释执行。
解释器模式通过一个解释器对象处理一个语法规则的方式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若此文章存在违规行为,您可以联系管理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ucloud.cn/yun/6951.html
摘要:解决方案解释器模式来解决用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就是使用解释器模式。使用解释器模式重写示例通过上面的讲述可以看出,要使用解释器模式,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定义一套语法规则,也称为文法。#1 场景问题# ##1.1 读取配置文件## 考虑这样一个实际的应用,维护系统自定义的配置文件。 几乎每个实际的应用系统都有与应用自身相关的配置文件,这个配置文件是由开发人员根据需要自定义的,系统...
摘要:解决方案解释器模式来解决用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就是使用解释器模式。使用解释器模式重写示例通过上面的讲述可以看出,要使用解释器模式,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定义一套语法规则,也称为文法。#1 场景问题# ##1.1 读取配置文件## 考虑这样一个实际的应用,维护系统自定义的配置文件。 几乎每个实际的应用系统都有与应用自身相关的配置文件,这个配置文件是由开发人员根据需要自定义的,系统...
摘要:远程调用协议目标介绍远程调用中跟协议相关的设计和实现,介绍的源码。二该类继承了,是协议中独有的服务暴露者。八该类也是对的装饰,其中增强了调用次数多功能。 远程调用——dubbo协议 目标:介绍远程调用中跟dubbo协议相关的设计和实现,介绍dubbo-rpc-dubbo的源码。 前言 Dubbo 缺省协议采用单一长连接和 NIO 异步通讯,适合于小数据量大并发的服务调用,以及服务消费者...
摘要:十开放模式识别项目开放模式识别项目,致力于开发出一套包含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和相关领域算法的函数库。 一、开源生物特征识别库 OpenBROpenBR 是一个用来从照片中识别人脸的工具。还支持推算性别与年龄。使用方法:$ br -algorithm FaceRecognition -compare me.jpg you.jpg二、计算机视觉库 OpenCVOpenC...
阅读 2147·2023-04-26 00:38
阅读 1933·2021-09-07 10:17
阅读 890·2021-09-02 15:41
阅读 638·2021-08-30 09:45
阅读 543·2019-08-29 17:25
阅读 3209·2019-08-29 15:07
阅读 2188·2019-08-29 12:52
阅读 3737·2019-08-26 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