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专栏INFORMATION COLUMN

垃圾回收算法与 JVM 垃圾回收器综述

imingyu / 1145人阅读

摘要:垃圾回收算法与垃圾回收器综述我们常说的垃圾回收算法可以分为两部分对象的查找算法与真正的回收方法。串行垃圾回收器一次只使用一个线程进行垃圾回收并行垃圾回收器一次将开启多个线程同时进行垃圾回收。

垃圾回收算法与 JVM 垃圾回收器综述归纳于笔者的 JVM 内部原理与性能调优系列文章,文中涉及的引用资料参考 Java 学习与实践资料索引、JVM 资料索引。

垃圾回收算法与 JVM 垃圾回收器综述

我们常说的垃圾回收算法可以分为两部分:对象的查找算法与真正的回收方法。不同回收器的实现细节各有不同,但总的来说基本所有的回收器都会关注如下两个方面:找出所有的存活对象以及清理掉所有的其它对象——也就是那些被认为是废弃或无用的对象。Java 虚拟机规范中对垃圾收集器应该如何实现并没有任何规定,因此不同的厂商、不同版本的虚拟机所提供的垃圾收集器都可能会有很大差别,并且一般都会提供参数供用户根据自己的应用特点和要求组合出各个年代所使用的收集器。其中最主流的四个垃圾回收器分别是:通常用于单 CPU 环境的 Serial GC、Throughput/Parallel GC、CMS GC、G1 GC。

当我们在讨论垃圾回收器时,往往也会涉及到很多的概念;譬如并行(Parallel)与并发(Concurrent)、Minor GC 与 Major / Full GC。并行指多条垃圾收集线程并行工作,但此时用户线程仍然处于等待状态;并发指用户线程与垃圾收集线程同时执行(但不一定是并行的,可能会交替执行),用户程序在继续运行,而垃圾收集程序运行于另一个CPU上。Minor GC 指发生在新生代的垃圾收集动作,因为Java对象大多都具备朝生夕灭的特性,所以Minor GC非常频繁,一般回收速度也比较快;Major GC 指发生在老年代的GC,出现了Major GC,经常会伴随至少一次的Minor GC(但非绝对的,在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的收集策略里就有直接进行Major GC的策略选择过程),Major GC的速度一般会比Minor GC慢10倍以上。从不同角度分析垃圾回收器,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

分类标准 描述
线程数 分为串行垃圾回收器和并行垃圾回收器。串行垃圾回收器一次只使用一个线程进行垃圾回收;并行垃圾回收器一次将开启多个线程同时进行垃圾回收。在并行能力较强的 CPU 上,使用并行垃圾回收器可以缩短 GC 的停顿时间。
工作模式 分为并发式垃圾回收器和独占式垃圾回收器。并发式垃圾回收器与应用程序线程交替工作,以尽可能减少应用程序的停顿时间;独占式垃圾回收器 (Stop the world) 一旦运行,就停止应用程序中的其他所有线程,直到垃圾回收过程完全结束。
碎片处理方式 分为压缩式垃圾回收器和非压缩式垃圾回收器。压缩式垃圾回收器会在回收完成后,对存活对象进行压缩整理,消除回收后的碎片;非压缩式的垃圾回收器不进行这步操作。
工作的内存区间 新生代垃圾回收器和老年代垃圾回收器

我们最常用的评价垃圾回收器的指标就是吞吐量与停顿时间,停顿时间越短就越适合需要与用户交互的程序,良好的响应速度能提升用户的体验;而高吞吐量则可以最高效率地利用 CPU 时间,尽快地完成程序的运算任务,主要适合在后台运算而不需要太多交互的任务;具体的指标列举如下:

吞吐量:指在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内,应用程序所花费的时间和系统总运行时间的比值。系统总运行时间=应用程序耗时+GC 耗时。如果系统运行了 100min,GC 耗时 1min,那么系统的吞吐量就是 (100-1)/100=99%。

垃圾回收器负载:和吞吐量相反,垃圾回收器负载指来记回收器耗时与系统运行总时间的比值。

停顿时间:指垃圾回收器正在运行时,应用程序的暂停时间。对于独占回收器而言,停顿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使用并发的回收器时,由于垃圾回收器和应用程序交替运行,程序的停顿时间会变短,但是,由于其效率很可能不如独占垃圾回收器,故系统的吞吐量可能会较低。

垃圾回收频率:指垃圾回收器多长时间会运行一次。一般来说,对于固定的应用而言,垃圾回收器的频率应该是越低越好。通常增大堆空间可以有效降低垃圾回收发生的频率,但是可能会增加回收产生的停顿时间。

反应时间:指当一个对象被称为垃圾后多长时间内,它所占据的内存空间会被释放。

堆分配:不同的垃圾回收器对堆内存的分配方式可能是不同的。一个良好的垃圾回收器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堆内存区间划分。

在对象查找算法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找到内存可以被使用的,或者说那些内存是可以回收,更多的时候我们肯定愿意做更少的事情达到同样的目的。

对象引用

在 JDK 1.2 以前的版本中,若一个对象不被任何变量引用,那么程序就无法再使用这个对象。也就是说,只有对象处于可触及(Reachable)状态,程序才能使用它。从 JDK 1.2 版本开始,把对象的引用分为 4 种级别,从而使程序能更加灵活地控制对象的生命周期。这 4 种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强引用、软引用、弱引用和虚引用。

StrongReference: 强引用

强引用是使用最普遍的引用。如果一个对象具有强引用,那垃圾回收器绝不会回收它。当内存空间不足,Java 虚拟机宁愿抛出 OutOfMemoryError 错误,使程序异常终止,也不会靠随意回收具有强引用的对象来解决内存不足的问题。比如下面这段代码: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Main().fun1();
    }

    public void fun1() {
        Object object = new Object();
        Object[] objArr = new Object[1000];
    }
}

当运行至 Object[] objArr = new Object[1000]; 这句时,如果内存不足,JVM 会抛出 OOM 错误也不会回收 object 指向的对象。不过要注意的是,当 fun1 运行完之后,object 和 objArr 都已经不存在了,所以它们指向的对象都会被 JVM 回收。如果想中断强引用和某个对象之间的关联,可以显示地将引用赋值为null,这样一来的话,JVM在合适的时间就会回收该对象。比如 Vector 类的 clear 方法中就是通过将引用赋值为 null 来实现清理工作的:

/**
     * Removes the element at the specified position in this Vector.
     * Shifts any subsequent elements to the left (subtracts one from their
     * indices).  Returns the element that was removed from the Vector.
     *
     * @throws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if the index is out of range
     *         ({@code index < 0 || index >= size()})
     * @param index the index of the element to be removed
     * @return element that was removed
     * @since 1.2
     */
    public synchronized E remove(int index) {
    modCount++;
    if (index >= elementCount)
        throw new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index);
    Object oldValue = elementData[index];

    int numMoved = elementCount - index - 1;
    if (numMoved > 0)
        System.arraycopy(elementData, index+1, elementData, index,
                 numMoved);
    elementData[--elementCount] = null; // Let gc do its work

    return (E)oldValue;
    }
SoftReference: 软引用

软引用是用来描述一些有用但并不是必需的对象,在 Java 中用 java.lang.ref.SoftReference 类来表示。对于软引用关联着的对象,只有在内存不足的时候 JVM 才会回收该对象。因此,这一点可以很好地用来解决 OOM 的问题,并且这个特性很适合用来实现缓存:比如网页缓存、图片缓存等。软引用可以和一个引用队列(ReferenceQueue)联合使用,如果软引用所引用的对象被JVM回收,这个软引用就会被加入到与之关联的引用队列中。下面是一个使用示例:

import java.lang.ref.SoftReference;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oftReference sr = new SoftReference(new String("hello"));
        System.out.println(sr.get());
    }
}
WeakReference: 弱引用

弱引用与软引用的区别在于:只具有弱引用的对象拥有更短暂的生命周期。在垃圾回收器线程扫描它所管辖的内存区域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了只具有弱引用的对象,不管当前内存空间足够与否,都会回收它的内存。不过,由于垃圾回收器是一个优先级很低的线程,因此不一定会很快发现那些只具有弱引用的对象。

import java.lang.ref.WeakReference;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WeakReference sr = new WeakReference(new String("hello"));

        System.out.println(sr.get());
        System.gc();                //通知JVM的gc进行垃圾回收
        System.out.println(sr.get());
    }
}

输出结果为:

hello
null

第二个输出结果是 null,这说明只要 JVM 进行垃圾回收,被弱引用关联的对象必定会被回收掉。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被弱引用关联的对象是指只有弱引用与之关联,如果存在强引用同时与之关联,则进行垃圾回收时也不会回收该对象(软引用也是如此)。弱引用可以和一个引用队列(ReferenceQueue)联合使用,如果弱引用所引用的对象被垃圾回收,Java虚拟机就会把这个弱引用加入到与之关联的引用队列中。

PhantomReference: 虚引用

“虚引用”顾名思义,就是形同虚设,与其他几种引用都不同,虚引用并不会决定对象的生命周期。如果一个对象仅持有虚引用,那么它就和没有任何引用一样,在任何时候都可能被垃圾回收器回收。虚引用和前面的软引用、弱引用不同,它并不影响对象的生命周期。在 Java 中用 java.lang.ref.PhantomReference 类表示。如果一个对象与虚引用关联,则跟没有引用与之关联一样,在任何时候都可能被垃圾回收器回收。要注意的是,虚引用必须和引用队列关联使用,当垃圾回收器准备回收一个对象时,如果发现它还有虚引用,就会把这个虚引用加入到与之 关联的引用队列中。程序可以通过判断引用队列中是否已经加入了虚引用,来了解被引用的对象是否将要被垃圾回收。如果程序发现某个虚引用已经被加入到引用队列,那么就可以在所引用的对象的内存被回收之前采取必要的行动。

import java.lang.ref.PhantomReference;
import java.lang.ref.ReferenceQueue;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ferenceQueue queue = new ReferenceQueue();
        PhantomReference pr = new PhantomReference(new String("hello"), queue);
        System.out.println(pr.get());
    }
}
对象存活性判断

常用的对象存活性判断方法有引用计数法与可达性分析,不过由于引用计数法无法解决对象循环引用的问题,因此主流的 JVM 倾向于使用可达性分析。

Reference Counting: 引用计数

引用计数器在微软的 COM 组件技术中、Adobe 的 ActionScript3 种都有使用。引用计数器的原理很简单,对于一个对象 A,只要有任何一个对象引用了 A,则 A 的引用计数器就加 1,当引用失效时,引用计数器就减 1。只要对象 A 的引用计数器的值为 0,则对象 A 就不可能再被使用。引用计数器的实现也非常简单,只需要为每个对象配置一个整形的计数器即可。但是引用计数器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即无法处理循环引用的情况。因此,在 Java 的垃圾回收器中没有使用这种算法。一个简单的循环引用问题描述如下:有对象 A 和对象 B,对象 A 中含有对象 B 的引用,对象 B 中含有对象 A 的引用。此时,对象 A 和对象 B 的引用计数器都不为 0。但是在系统中却不存在任何第 3 个对象引用了 A 或 B。也就是说,A 和 B 是应该被回收的垃圾对象,但由于垃圾对象间相互引用,从而使垃圾回收器无法识别,引起内存泄漏。

引用树遍历

所谓的引用树本质上是有根的图结构,它沿着对象的根句柄向下查找到活着的节点,并标记下来;其余没有被标记的节点就是死掉的节点,这些对象就是可以被回收的,或者说活着的节点就是可以被拷贝走的,具体要看所在 HeapSize中 的区域以及算法,它的大致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注意这里是指针是单向的):

首先,所有回收器都会通过一个标记过程来对存活对象进行统计。JVM 中用到的所有现代 GC 算法在回收前都会先找出所有仍存活的对象。下图中所展示的JVM中的内存布局可以用来很好地阐释这一概念:

而所谓的GC根对象包括:当前执行方法中的所有本地变量及入参、活跃线程、已加载类中的静态变量、JNI 引用。接下来,垃圾回收器会对内存中的整个对象图进行遍历,它先从 GC 根对象开始,然后是根对象引用的其它对象,比如实例变量。回收器将访问到的所有对象都标记为存活。存活对象在上图中被标记为蓝色。当标记阶段完成了之后,所有的存活对象都已经被标记完了。其它的那些(上图中灰色的那些)也就是GC根对象不可达的对象,也就是说你的应用不会再用到它们了。这些就是垃圾对象,回收器将会在接下来的阶段中清除它们。

不过那些发现不能到达 GC Roots 的对象并不会立即回收,在真正回收之前,对象至少要被标记两次。当第一次被发现不可达时,该对象会被标记一次,同时调用此对象的 finalize()方法(如果有);在第二次被发现不可达后,对象被回收。利用 finalisze() 方法,对象可以逃离一次被回收的命运,但是只有一次。逃命方法如下,需要在 finalize() 方法中给自己加一个 GCRoots 中的 hook:

public class EscapeFromGC(){
   public static EscapeFromGC hook;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finalize() throws Throwable {
      super.finalize();
      System.out.println("finalize mehtod executed!");
      EscapeFromGC.hook = this;
}
通用垃圾回收算法
算法名 优势 缺陷
Mark-Sweep / 标记-清除 简单 效率低下且会产生很多不连续内存,分配大对象时,容易提前引起另一次垃圾回收。
Copying / 复制 效率较高,不用考虑内存碎片化 存在空间浪费
Mark-Compact / 标记-整理 避免了内存碎片化 GC 暂停时间增长
Mark-Sweep: 标记-清除算法

标记-清除算法将垃圾回收分为两个阶段:标记阶段和清除阶段。一种可行的实现是,在标记阶段首先通过根节点,标记所有从根节点开始的较大对象。因此,未被标记的对象就是未被引用的垃圾对象。然后,在清除阶段,清除所有未被标记的对象。该算法最大的问题是存在大量的空间碎片,因为回收后的空间是不连续的。在对象的堆空间分配过程中,尤其是大对象的内存分配,不连续的内存空间的工作效率要低于连续的空间。

从概念上来讲,标记-清除算法使用的方法是最简单的,只需要忽略这些对象便可以了。也就是说当标记阶段完成之后,未被访问到的对象所在的空间都会被认为是空闲的,可以用来创建新的对象。这种方法需要使用一个空闲列表来记录所有的空闲区域以及大小。对空闲列表的管理会增加分配对象时的工作量。这种方法还有一个缺陷就是——虽然空闲区域的大小是足够的,但却可能没有一个单一区域能够满足这次分配所需的大小,因此本次分配还是会失败(在Java中就是一次 OutOfMemoryError)。

Copying: 复制算法

将现有的内存空间分为两快,每次只使用其中一块,在垃圾回收时将正在使用的内存中的存活对象复制到未被使用的内存块中,之后,清除正在使用的内存块中的所有对象,交换两个内存的角色,完成垃圾回收。如果系统中的垃圾对象很多,复制算法需要复制的存活对象数量并不会太大。因此在真正需要垃圾回收的时刻,复制算法的效率是很高的。又由于对象在垃圾回收过程中统一被复制到新的内存空间中,因此,可确保回收后的内存空间是没有碎片的。该算法的缺点是将系统内存折半。

Java 的新生代串行垃圾回收器中使用了复制算法的思想。新生代分为 eden 空间、from 空间、to 空间 3 个部分。其中 from 空间和 to 空间可以视为用于复制的两块大小相同、地位相等,且可进行角色互换的空间块。from 和 to 空间也称为 survivor 空间,即幸存者空间,用于存放未被回收的对象。在垃圾回收时,eden 空间中的存活对象会被复制到未使用的 survivor 空间中 (假设是 to),正在使用的 survivor 空间 (假设是 from) 中的年轻对象也会被复制到 to 空间中 (大对象,或者老年对象会直接进入老年带,如果 to 空间已满,则对象也会直接进入老年代)。此时,eden 空间和 from 空间中的剩余对象就是垃圾对象,可以直接清空,to 空间则存放此次回收后的存活对象。这种改进的复制算法既保证了空间的连续性,又避免了大量的内存空间浪费。

标记-复制算法与标记-整理算法非常类似,它们都会将所有存活对象重新进行分配。区别在于重新分配的目标地址不同,复制算法是为存活对象分配了另外的内存 区域作为它们的新家。标记复制算法的优点在于标记阶段和复制阶段可以同时进行。它的缺点是需要一块能容纳下所有存活对象的额外的内存空间。

Mark-Compact: 标记-压缩算法

复制算法的高效性是建立在存活对象少、垃圾对象多的前提下的。这种情况在年轻代经常发生,但是在老年代更常见的情况是大部分对象都是存活对象。如果依然使用复制算法,由于存活的对象较多,复制的成本也将很高。

标记-压缩算法是一种老年代的回收算法,它在标记-清除算法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优化。也首先需要从根节点开始对所有可达对象做一次标记,但之后,它并不简单地 清理未标记的对象,而是将所有的存活对象压缩到内存的一端。之后,清理边界外所有的空间。这种方法既避免了碎片的产生,又不需要两块相同的内存空间,因此,其性价比比较高。

标记-压缩算法修复了标记-清除算法的短板——它将所有标记的也就是存活的对象都移动到内存区域的开始位置。这种方法的缺点就是GC暂停的时间会增 长,因为你需要将所有的对象都拷贝到一个新的地方,还得更新它们的引用地址。相对于标记-清除算法,它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经过整理之后,新对象的分 配只需要通过指针碰撞便能完成(pointer bumping),相当简单。使用这种方法空闲区域的位置是始终可知的,也不会再有碎片的问题了。

Incremental Collecting: 增量回收算法

在垃圾回收过程中,应用软件将处于一种 CPU 消耗很高的状态。在这种 CPU 消耗很高的状态下,应用程序所有的线程都会挂起,暂停一切正常的工作,等待垃圾回收的完成。如果垃圾回收时间过长,应用程序会被挂起很久,将严重影响用户体验或者系统的稳定性。

增量算法现代垃圾回收的一个前身,其基本思想是,如果一次性将所有的垃圾进行处理,需要造成系统长时间的停顿,那么就可以让垃圾收集线程和应用程序线程交替执行。每次,垃圾收集线程只收集一小片区域的内存空间,接着切换到应用程序线程。依次反复,直到垃圾收集完成。使用这种方式,由于在垃圾回收过程中,间断性地还执行了应用程序代码,所以能减少系统的停顿时间。但是,因为线程切换和上下文转换的消耗,会使得垃圾回收的总体成本上升,造成系统吞吐量的下降。

Generational Collecting: 分代回收算法

分代回收器是增量收集的另一个化身,根据垃圾回收对象的特性,不同阶段最优的方式是使用合适的算法用于本阶段的垃圾回收,分代算法即是基于这种思想,它将内存区间根据对象的特点分成几块,根据 每块内存区间的特点,使用不同的回收算法,以提高垃圾回收的效率。以 Hot Spot 虚拟机为例,它将所有的新建对象都放入称为年轻代的内存区域,年轻代的特点是对象会很快回收,因此,在年轻代就选择效率较高的复制算法。当一个对象经过几 次回收后依然存活,对象就会被放入称为老生代的内存空间。在老生代中,几乎所有的对象都是经过几次垃圾回收后依然得以幸存的。因此,可以认为这些对象在一 段时期内,甚至在应用程序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将是常驻内存的。如果依然使用复制算法回收老生代,将需要复制大量对象。再加上老生代的回收性价比也要低于新 生代,因此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根据分代的思想,可以对老年代的回收使用与新生代不同的标记-压缩算法,以提高垃圾回收效率。

Concurrent Collecting: 并发回收算法

所谓的并发回收算法即是指垃圾回收器与应用程序能够交替工作,并发回收 器其实也会暂停,但是时间非常短,它并不会在从开始回收寻找、标记、清楚、压缩或拷贝等方式过程完全暂停服务,它发现有几个时间比较长,一个就是标记,因 为这个回收一般面对的是老年代,这个区域一般很大,而一般来说绝大部分对象应该是活着的,所以标记时间很长,还有一个时间是压缩,但是压缩并不一定非要每 一次做完GC都去压缩的,而拷贝呢一般不会用在老年代,所以暂时不考虑;所以他们想出来的办法就是:第一次短暂停机是将所有对象的根指针找到,这个非常容 易找到,而且非常快速,找到后,此时GC开始从这些根节点标记活着的节点(这里可以采用并行),然后待标记完成后,此时可能有新的 内存申请以及被抛弃(java本身没有内存释放这一概念),此时JVM会记录下这个过程中的增量信息,而对于老年代来说,必须要经过多次在 survivor倒腾后才会进入老年代,所以它在这段时间增量一般来说会非常少,而且它被释放的概率前面也说并不大(JVM如果不是完全做Cache,自 己做pageCache而且发生概率不大不小的pageout和pagein是不适合的);JVM根据这些增量信息快速标记出内部的节点,也是非常快速 的,就可以开始回收了,由于需要杀掉的节点并不多,所以这个过程也非常快,压缩在一定时间后会专门做一次操作,有关暂停时间在Hotspot版本,也就是 SUN的jdk中都是可以配置的,当在指定时间范围内无法回收时,JVM将会对相应尺寸进行调整,如果你不想让它调整,在设置各个区域的大小时,就使用定 量,而不要使用比例来控制;当采用并发回收算法的时候,一般对于老年代区域,不会等待内存小于10%左右的时候才会发起回收,因为并发回收是允许在回收的 时候被分配,那样就有可能来不及了,所以并发回收的时候,JVM可能会在68%左右的时候就开始启动对老年代GC了。

JVM 垃圾回收器对比

1999 年随 JDK1.3.1 一起来的是串行方式的 Serial GC,它是第一款垃圾回收器;此后,JDK1.4 和 J2SE1.3 相继发布。2002 年 2 月 26 日,J2SE1.4 发布;Parallel GC 和Concurrent Mark Sweep (CMS)GC 跟随 JDK1.4.2 一起发布,并且 Parallel GC 在 JDK6 之后成为 HotSpot 默认 GC。这三个垃圾回收器也是各有千秋,Serial GC 适合最小化地使用内存和并行开销的场景、Parallel GC 适合最大化应用程序吞吐量的场景、CMS GC 适合最小化中断或停顿时间的场景。上图即展示了多种垃圾回收器之间的关系;不过随着应用程序所应对的业务越来越庞大、复杂,用户越来越多,没有合适的回收器就不能保证应用程序正常进行,而经常造成 STW 停顿的回收器又跟不上实际的需求,所以才会不断地尝试对搜集器进行优化。Garbage First(G1)GC 正是面向这种业务需求所生,它是一个并行回收器,把堆内存分割为很多不相关的区间(Region);每个区间可以属于老年代或者年轻代,并且每个年龄代区间可以是物理上不连续的。

名称 作用域 算法 特性 设置
Serial Serial GC 作用于新生代,Serial Old GC 作用于老年代垃圾收集 二者皆采用了串行回收与 "Stop-the-World",Serial 使用的是复制算法,而 Serial Old 使用的是电俄式-标记压缩算法 基于串行回收的垃圾回收器适用于大多数对于暂停时间要求不高的 Client 模式下的 JVM 使用 -XX:+UserSerialGC 手动指定使用 Serial 回收器执行内存回收任务
Throughput/Parallel Parallel 作用于新生代,Parallel Old 作用于老年代 并行回收和 "Stop-the-World",Parallel 使用的是复制算法,Parallel Old 使用的是标记-压缩算法 程序吞吐量优先的应用场景中,在 Server 模式下内存回收的性能较为不错 使用 -XX:+UseParallelGC 手动指定使用 Parallel 回收器执行内存回收任务
CMS,Concurrent-Mark-Sweep 老年代垃圾回收器,又称作 Mostly-Concurrent 回收器 使用了标记清除算法,分为初始标记( Initial-Mark,Stop-the-World )、并发标记( Concurrent-Mark )、再次标记( Remark,Stop-the-World )、并发清除( Concurrent-Sweep ) 并发低延迟,吞吐量较低。经过CMS收集的堆会产生空间碎片,会带来堆内存的浪费 使用 -XX:+UseConcMarkSweepGC 来手动指定使用 CMS 回收器执行内存回收任务
G1,Garbage First 没有采用传统物理隔离的新生代和老年代的布局方式,仅仅以逻辑上划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选择的将 Java 堆区划分为 2048 个大小相同的独立 Region 块 使用了标记压缩算法 基于并行和并发、低延迟以及暂停时间更加可控的区域化分代式服务器类型的垃圾回收器 使用 -XX:UseG1GC 来手动指定使用 G1 回收器执行内存回收任务

关于标记阶段有几个关键点是值得注意的:

开始进行标记前,需要先暂停应用线程,否则如果对象图一直在变化的话是无法真正去遍历它的。暂停应用线程以便 JVM 可以尽情地收拾家务的这种情况又被称之为安全点(Safe Point),这会触发一次Stop The World(STW)暂停。触发安全点的原因有许多,但最常见的应该就是垃圾回收了。

暂停时间的长短并不取决于堆内对象的多少也不是堆的大小,而是存活对象的多少。因此,调高堆的大小并不会影响到标记阶段的时间长短。

当标记阶段完成后,GC开始进入下一阶段,删除不可达对象。

Serial GC

串行回收器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它仅仅使用单线程进行垃圾回收;第二,它独占式的垃圾回收。在串行回收器进行垃圾回收时,Java 应用程序中的线程都需要暂停,等待垃圾回收的完成,这样给用户体验造成较差效果。虽然如此,串行回收器却是一个成熟、经过长时间生产环境考验的极为高效的 回收器。新生代串行处理器使用复制算法,实现相对简单,逻辑处理特别高效,且没有线程切换的开销。在诸如单 CPU 处理器或者较小的应用内存等硬件平台不是特别优越的场合,它的性能表现可以超过并行回收器和并发回收器。在 HotSpot 虚拟机中,使用-XX:+UseSerialGC 参数可以指定使用新生代串行回收器和老年代串行回收器。当 JVM 在 Client 模式下运行时,它是默认的垃圾回收器。老年代串行回收器使用的是标记-压缩算法。和新生代串行回收器一样,它也是一个串行的、独占式的垃圾回收器。由于老年代垃圾回收通常会使用比新生代垃圾回 收更长的时间,因此,在堆空间较大的应用程序中,一旦老年代串行回收器启动,应用程序很可能会因此停顿几秒甚至更长时间。虽然如此,老年代串行回收器可以 和多种新生代回收器配合使用,同时它也可以作为 CMS 回收器的备用回收器。若要启用老年代串行回收器,可以尝试使用以下参数:-XX:+UseSerialGC: 新生代、老年代都使用串行回收器。

Serial GC 的工作步骤如下所示:

ParNew GC

并行回收器是工作在新生代的垃圾回收器,它只简单地将串行回收器多线程化。它的回收策略、算法以及参数和串行回收器一样。
并行回收器 也是独占式的回收器,在收集过程中,应用程序会全部暂停。但由于并行回收器使用多线程进行垃圾回收,因此,在并发能力比较强的 CPU 上,它产生的停顿时间要短于串行回收器,而在单 CPU 或者并发能力较弱的系统中,并行回收器的效果不会比串行回收器好,由于多线程的压力,它的实际表现很可能比串行回收器差。开启并行回收器可以使用参数-XX:+UseParNewGC,该参数设置新生代使用并行回收器,老年代使用串行回收器。老年代的并行回收回收器也是一种多线程并发的回收器。和新生代并行回收回收器一样,它也是一种关注吞吐量的回收器。老年代并行回收回收器使用标记-压缩算法,JDK1.6 之后开始启用。

Parallel GC

Parallel Scavenge 收集器的特点是它的关注点与其他收集器不同,CMS 等收集器的关注点尽可能地缩短垃圾收集时用户线程的停顿时间,而 Parallel Scavenge 收集器的目标则是达到一个可控制的吞吐量(Throughput)。Parallel Old是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的老年代版本,使用多线程和“标记-整理”算法。这个收集器是在JDK 1.6中才开始提供的。使用 -XX:+UseParallelOldGC 可以在新生代和老生代都使用并行回收回收器,这是一对非常关注吞吐量的垃圾回收器组合,在对吞吐量敏感的系统中,可以考虑使用。参数 -XX:ParallelGCThreads 也可以用于设置垃圾回收时的线程数量。

Parallel GC 的工作步骤如下所示:

CMS GC

CMS( Concurrent Mark-Sweep ) 是以牺牲吞吐量为代价来获得最短回收停顿时间的垃圾回收器,适用于对停顿比较敏感,并且有相对较多存活时间较长的对象(老年代较大)的应用程序;不过 CMS 虽然减少了回收的停顿时间,但是降低了堆空间的利用率。CMS GC 采用了 Mark-Sweep 算法,因此经过CMS收集的堆会产生空间碎片;为了解决堆空间浪费问题,CMS回收器不再采用简单的指针指向一块可用堆空间来为下次对象分配使用。而是把一些未分配的空间汇总成一个列表,当 JVM 分配对象空间的时候,会搜索这个列表找到足够大的空间来存放住这个对象。另一方面,由于 CMS 线程和应用程序线程并发执行,CMS GC 需要更多的 CPU 资源。同时,因为CMS标记阶段应用程序的线程还是在执行的,那么就会有堆空间继续分配的情况,为了保证在CMS回收完堆之前还有空间分配给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必须预留一部分空间。也就是说,CMS不会在老年代满的时候才开始收集。相反,它会尝试更早的开始收集,已避免上面提到的情况:在回收完成之前,堆没有足够空间分配!默认当老年代使用68%的时候,CMS就开始行动了。 – XX:CMSInitiatingOccupancyFraction =n 来设置这个阀值。

CMS GC 工作步骤如下所示:

初始标记(STW initial mark):在这个阶段,需要虚拟机停顿正在执行的任务,官方的叫法STW(Stop The Word)。这个过程从垃圾回收的"根对象"开始,只扫描到能够和"根对象"直接关联的对象,并作标记。所以这个过程虽然暂停了整个JVM,但是很快就完成了。

并发标记(Concurrent marking):这个阶段紧随初始标记阶段,在初始标记的基础上继续向下追溯标记。并发标记阶段,应用程序的线程和并发标记的线程并发执行,所以用户不会感受到停顿。

并发预清理(Concurrent precleaning):并发预清理阶段仍然是并发的。在这个阶段,虚拟机查找在执行并发标记阶段新进入老年代的对象(可能会有一些对象从新生代晋升到老年代,或者有一些对象被分配到老年代)。通过重新扫描,减少下一个阶段"重新标记"的工作,因为下一个阶段会Stop The World。

重新标记(STW remark):这个阶段会暂停虚拟机,回收器线程扫描在CMS堆中剩余的对象。扫描从"跟对象"开始向下追溯,并处理对象关联。

并发清理(Concurrent sweeping):清理垃圾对象,这个阶段回收器线程和应用程序线程并发执行。

并发重置(Concurrent reset):这个阶段,重置CMS回收器的数据结构,等待下一次垃圾回收。

G1 GC

G1 GC 是 JDK 1.7 中正式投入使用的用于取代 CMS 的压缩回收器,它虽然没有在物理上隔断新生代与老生代,但是仍然属于分代垃圾回收器;G1 GC 仍然会区分年轻代与老年代,年轻代依然分有 Eden 区与 Survivor 区。G1 GC 首先将堆分为大小相等的 Region,避免全区域的垃圾收集,然后追踪每个 Region 垃圾堆积的价值大小,在后台维护一个优先列表,根据允许的收集时间优先回收价值最大的Region;同时 G1 GC 采用 Remembered Set 来存放 Region 之间的对象引用以及其他回收器中的新生代与老年代之间的对象引用,从而避免全堆扫描。G1 GC 的分区示例如下图所示:

随着 G1 GC 的出现,Java 垃圾回收器通过引入 Region 的概念,从传统的连续堆内存布局设计,逐步走向了物理上不连续但是逻辑上依旧连续的内存块;这样我们能够将某个 Region 动态地分配给 Eden、Survivor、老年代、大对象空间、空闲区间等任意一个。每个 Region 都有一个关联的 Remembered Set(简称RS),RS 的数据结构是 Hash 表,里面的数据是 Card Table (堆中每 512byte 映射在 card table 1byte)。简单的说RS里面存在的是Region中存活对象的指针。当Region中数据发生变化时,首先反映到Card Table中的一个或多个Card上,RS通过扫描内部的Card Table得知Region中内存使用情况和存活对象。在使用Region过程中,如果Region被填满了,分配内存的线程会重新选择一个新的Region,空闲Region被组织到一个基于链表的数据结构(LinkedList)里面,这样可以快速找到新的Region。

总结而言,G1 GC 的特性如下:

并行性:G1在回收期间,可以有多个GC线程同时工作,有效利用多核计算能力;

并发性:G1拥有与应用程序交替执行的能力,部分工作可以和应用程序同时执行,因此,一般来说,不会在整个回收阶段发生完全阻塞应用程序的情况;

分代GC:G1依然是一个分代回收器,但是和之前的各类回收器不同,它同时兼顾年轻代和老年代。对比其他回收器,或者工作在年轻代,或者工作在老年代;

空间整理:G1在回收过程中,会进行适当的对象移动,不像CMS只是简单地标记清理对象。在若干次GC后,CMS必须进行一次碎片整理。而G1不同,它每次回收都会有效地复制对象,减少空间碎片,进而提升内部循环速度。

可预见性:为了缩短停顿时间,G1建立可预存停顿的模型,这样在用户设置的停顿时间范围内,G1会选择适当的区域进行收集,确保停顿时间不超过用户指定时间。

G1 GC 的工作步骤如下所示:

初始标记(标记一下GC Roots能直接关联的对象并修改TAMS值,需要STW但耗时很短)

并发标记(从GC Root从堆中对象进行可达性分析找存活的对象,耗时较长但可以与用户线程并发执行)

最终标记(为了修正并发标记期间产生变动的那一部分标记记录,这一期间的变化记录在Remembered Set Log 里,然后合并到Remembered Set里,该阶段需要STW但是可并行执行)

筛选回收(对各个Region回收价值排序,根据用户期望的GC停顿时间制定回收计划来回收)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若此文章存在违规行为,您可以联系管理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ucloud.cn/yun/67537.html

相关文章

  • Java 垃圾回收(GC) 泛读

    摘要:在这种消耗很高的状态下,应用程序所有的线程都会挂起,暂停一切正常的工作,等待垃圾回收的完成。但是,因为线程切换和上下文转换的消耗,会使得垃圾回收的总体成本上升,造成系统吞吐量的下降。 Java 垃圾回收(GC) 泛读 文章地址: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8922319 0. 序言 带着问题去看待 垃圾回收(GC) 会比较好,一般来说主要的...

    haoguo 评论0 收藏0
  • 必知必会JVM垃圾回收——对象搜索算法回收算法

    垃圾回收(GC)是JVM的一大杀器,它使程序员可以更高效地专注于程序的开发设计,而不用过多地考虑对象的创建销毁等操作。但是这并不是说程序员不需要了解GC。GC只是Java编程中一项自动化工具,任何一个工具都有它适用的范围,当超出它的范围的时候,可能它将不是那么自动,而是需要人工去了解与适应地适用。 拥有一定工作年限的程序员,在工作期间肯定会经常碰到像内存溢出、内存泄露、高并发的场景。这时候在应对这...

    LuDongWei 评论0 收藏0
  • Java 语言概述开发环境

    摘要:一次性编译成机器码,脱离开发环境独立运行,运行效率较高。解释型语言使用专门的解释器对源程序逐行解释成特定平台的机器码并立即执行的语言。垃圾回收机制保护程序的完整性,垃圾回收是语言安全性策略的一个重要部分。 Java程序运行机制 编译型语言 使用专门的编译器,针对特定平台(操作系统)将某种高级语言源代码一次性翻译成可被该平台硬件执行的机器码(包括机器指令和操作数),并包装成该平台所能识...

    wangshijun 评论0 收藏0
  • 谈一谈JVM垃圾回收

    摘要:这个算法看似不错而且简单,不过存在这一个致命伤当两个对象互相引用的时候,就永远不会被回收于是引用计数算法就永远回收不了这两个对象,下面介绍另一种算法。 前言 ​ 如果要问Java与其他编程语言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我第一个想到的一定就是Java所运行的JVM所自带的自动垃圾回收机制,以下是我学习JVM垃圾回收机制整理的笔记,希望能对读者有一些帮助。 哪些内存需要回收?what? ​ ...

    stormzhang 评论0 收藏0
  • 一文了解JVM

    摘要:而使用虚拟机是实现这一特点的关键。每个字节码指令都由一个字节的操作码和附加的操作数组成。字节码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转换成合适的语言解释器一条一条地读取,解释并执行字节码执行,所以它可以很快地解释字节码,但是执行起来会比较慢。 一、什么是JVM JVM是Java Virtual Machine(Java 虚拟机)的缩写,JVM是一种用于计算设备的规范,它是一个虚构出来的计算机,是通过在实...

    whatsns 评论0 收藏0

发表评论

0条评论

最新活动
阅读需要支付1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