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专栏INFORMATION COLUMN

Java LinkedList源码分析

mylxsw / 1407人阅读

摘要:经常和一起被提及。本文分析的具体实现。其中是双端队列接口,所以可以当作是栈队列或者双端队队列。注意最后一个方法,这个方法是在指定的位置插入元素。首先判断位置是否越界,然后判断是不是最后一个位置。

简介

LinkedList是一个常用的集合类,用于顺序存储元素。LinkedList经常和ArrayList一起被提及。大部分人应该都知道ArrayList内部采用数组保存元素,适合用于随机访问比较多的场景,而随机插入、删除等操作因为要移动元素而比较慢。LinkedList内部采用链表的形式存储元素,随机访问比较慢,但是插入、删除元素比较快,一般认为时间复杂都是O(1)(需要查找元素时就不是了,下面会说明)。本文分析LinkedList的具体实现。

继承关系
public class LinkedList
extends AbstractSequentialList
implements List, Deque, Cloneable, java.io.Serializable

LinkedList继承了一个抽象类AbstractSequentialList,这个类就是用调用ListIterator实现了元素的增删查改,比如add方法: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try {
        listIterator(index).add(element);
    } catch (NoSuchElementException exc) {
        throw new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Index: "+index);
    }
}

不过这些方法在LinkedList中被复写了。

LinkedList实现了ListDequeCloneable以及Serializable接口。其中Deque是双端队列接口,所以LinkedList可以当作是栈、队列或者双端队队列。

内部变量
transient int size = 0;
transient Node first;
transient Node last;

总共就三个内部变量,size是元素个数,first是指向第一个元素的指针,last则指向最后一个。元素在内部被封装成Node对象,这是一个内部类,看一下它的代码: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 {
    E item;
    Node next;
    Node prev;
    
    Node(Node prev, E element, Node next) {
        this.item = element;
        this.next = next;
        this.prev = prev;
    }
}

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双向链表的结构,每个节点保存它的前驱节点和后继节点。

私有方法

LinkedList内部有几个关键的私有方法,它们实现了链表的插入、删除等操作。比如在表头插入:

private void linkFirst(E e) {
    final Node f = first;    //先保存当前头节点
    //创建一个新节点,节点值为e,前驱节点为空,后继节点为当前头节点
    final Node newNode = new Node<>(null, e, f);
    first = newNode;    //让first指向新节点
    if (f == null)    //如果链表原来为空,把last指向这个唯一的节点
        last = newNode;
    else    ·        //否则原来的头节点的前驱指向新的头节点
        f.prev = newNode;
    size++;
    modCount++;
}

其实就是双向链表的插入操作,调整指针的指向,时间复杂度为O(1),学过数据结构的应该很容易看懂。其它还有几个类似的方法:

//尾部插入
void linkLast(E e) {
    final Node l = last;
    final Node newNode = new Node<>(l, e, null);
    last = newNode;
    if (l == null)    //如果链表原来为空,让first指向这个唯一的节点
        first = newNode;
    else
        l.next = newNode;
    size++;
    modCount++;
}
//中间插入
void linkBefore(E e, Node succ) {
    // assert succ != null;
    final Node pred = succ.prev;
    final Node newNode = new Node<>(pred, e, succ);
    succ.prev = newNode;
    if (pred == null)
        first = newNode;
    else
        pred.next = newNode;
    size++;
    modCount++;
}
//删除头节点
private E unlinkFirst(Node f) {
    // assert f == first && f != null;
    final E element = f.item;
    final Node next = f.next; //先保存下一个节点
    f.item = null;    
    f.next = null; // help GC
    first = next;    //让first指向下一个节点
    if (next == null)    //如果下一个节点为空,说明链表原来只有一个节点,现在成空链表了,要把last指向null
        last = null;
    else        //否则下一个节点的前驱节点要置为null
        next.prev = null;
    size--;
    modCount++;
    return element;
}
//删除尾节点
 private E unlinkLast(Node l) {
    // assert l == last && l != null;
    final E element = l.item;
    final Node prev = l.prev;  //保存前一个节点
    l.item = null;
    l.prev = null; // help GC
    last = prev;    //last指向前一个节点
    if (prev == null)    //与头节点删除一样,判断是否为空
        first = null;
    else
        prev.next = null;
    size--;
    modCount++;
    return element;
}
//从链表中间删除节点
 E unlink(Node x) {
    // assert x != null;
    final E element = x.item;
    final Node next = x.next;    //保存前驱节点
    final Node prev = x.prev;    //保存后继节点

    if (prev == null) {    //前驱为空,说明删除的是头节点,first要指向下一个节点
        first = next;
    } else {                //否则前驱节点的后继节点变为当前删除节点的下一个节点
        prev.next = next;
        x.prev = null;
    }

    if (next == null) {       //判断后继是否为空,与前驱节点是否为空的逻辑类似
        last = prev;
    } else {
        next.prev = prev;
        x.next = null;
    }

    x.item = null;
    size--;
    modCount++;
    return element;
}
公开方法

公开的方法几乎都是调用上面几个方法实现的,例如add方法:

public boolean add(E e) {
    linkLast(e);
    return true;
}
public boolean add(E e) {
    linkLast(e);
    return true;
}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checkPositionIndex(index);

    if (index == size)
        linkLast(element);
    else
        linkBefore(element, node(index));
}

这些方法的实现都很简单。注意最后一个方法add(int index, E element),这个方法是在指定的位置插入元素。首先判断位置是否越界,然后判断是不是最后一个位置。如果是就直接插入链表末尾,否则调用linkBefore(element, node(index)方法。这里在传参数的时候又调用了node(index),这个方法的目的是找到这个位置的节点对象,代码如下:

Node node(int index) {
    // assert isElementIndex(index);
    if (index < (size >> 1)) {
        Node x = first;
        for (int i = 0; i < index; i++)
            x = x.next;
        return x;
    } else {
        Node x = last;
        for (int i = size - 1; i > index; i--)
            x = x.prev;
        return x;
    }
}

这里有个小技巧是先判断位置是在链表的前半段还是后半段,然后决定从链表的头还是尾去寻找节点。要注意的是遍历链表寻找节点的时间复杂度是O(n),即使做了位置的判断,最坏情况下也要遍历链表中一半的元素。所以此时插入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就不是O(1),而是O(n/2)+O(1)。用于查找指定位置元素的get(int index)方法便是调用node实现的:

public E get(int index) {
    checkElementIndex(index);
    return node(index).item;
}

再看一下remove方法:

public E remove(int index) {
    checkElementIndex(index);
    return unlink(node(index));
}

public boolean remove(Object o) {
    if (o == null) {
        for (Nod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
            if (x.item == null) {
                unlink(x);
                return true;
            }
        }
    } else {
        for (Nod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
            if (o.equals(x.item)) {
                unlink(x);
                return true;
            }
        }
    }
    return false;
}

第一个remove(int index)方法同样要调用node(index)寻找节点。而第二个方法remove(Object o)是删除指定元素,这个方法要依次遍历节点进行元素的比较,最坏情况下要比较到最后一个元素,比调用node方法更慢,时间复杂度为O(n)。另外从这个方法可以看出LinkedList的元素可以是null

总结

LinkedList基于双向链表实现,元素可以为null

LinkedList插入、删除元素比较快,如果只要调整指针的指向那么时间复杂度是O(1),但是如果针对特定位置需要遍历时,时间复杂度是O(n)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若此文章存在违规行为,您可以联系管理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ucloud.cn/yun/65406.html

相关文章

  • [学习笔记-Java集合-2] List - LinkedList源码分析

    摘要:删除元素作为双端队列,删除元素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队列首删除元素,一种是队列尾删除元素。作为,又要支持中间删除元素,所以删除元素一个有三个方法,分别如下。在中间删除元素比较低效,首先要找到删除位置的节点,再修改前后指针,时间复杂度为。 介绍 LinkedList是一个以双向链表实现的List,它除了作为List使用,还可以作为队列或者栈来使用,它是怎么实现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继...

    novo 评论0 收藏0
  • Java集合干货——LinkedList源码分析

    摘要:前言在上篇文章中我们对对了详细的分析,今天我们来说一说。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最大的区别就是底层数据结构的实现不一样,是数组实现的具体看上一篇文章,是链表实现的。至于其他的一些区别,可以说大部分都是由于本质不同衍生出来的不同应用。 前言 在上篇文章中我们对ArrayList对了详细的分析,今天我们来说一说LinkedList。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最大的区别就是底层数据结构的实现不一样,...

    jsdt 评论0 收藏0
  • LinkedList源码分析

    摘要:表明该类是可以序列化的。与对比并没有实现,而实现表明其支持快速通常是固定时间随机访问。此接口的主要目的是允许一般的算法更改其行为,从而在将其应用到随机或连续访问列表时能提供良好的性能。这是随机访问效率低的原因之一。指定节点不能为。 总览 showImg(https://segmentfault.com/img/bVbsIzr?w=1007&h=600); 定义 public class...

    tommego 评论0 收藏0
  • Java 常用List集合使用场景分析

    摘要:常用集合使用场景分析过年前的最后一篇,本章通过介绍,,,底层实现原理和四个集合的区别。和都是线程安全的,不同的是前者使用类,后者使用关键字。面试官会认为你是一个基础扎实,内功深厚的人才到这里常用集合使用场景分析就结束了。 Java 常用List集合使用场景分析 过年前的最后一篇,本章通过介绍ArrayList,LinkedList,Vector,CopyOnWriteArrayList...

    godruoyi 评论0 收藏0
  • LinkedList中查询(contains)和删除(remove)源码分析

    摘要:一源码分析本文分析双向链表的查询操作源码实现。中源程序中,的查询操作,通过函数实现。源程序中使用循环进行遍历。表示链表元素索引,初值为。针对空元素的情况,用循环遍历,查找元素为的节点,并返回索引。 一、contains源码分析 本文分析双向链表LinkedList的查询操作源码实现。jdk中源程序中,LinkedList的查询操作,通过contains(Object o)函数实现。具体...

    timger 评论0 收藏0

发表评论

0条评论

mylxsw

|高级讲师

TA的文章

阅读更多
最新活动
阅读需要支付1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