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国内市场而言,百度云选择三位一体战略的时候不乏长远性思考。百度云将放在位的另一个用意正是在领域树立差异化优势,并通过等深耕垂直场景。至少就目前来看,百度云已经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竞争方式。
2018年下半年,To B迎来了从未有过的热度,也把云计算重新捧上了风口浪尖。
和几年前新兴业务的身份不同,处于风暴中心的云计算,早已成为互联网巨头和创业者们最激烈的战场,并相继宣布了酝酿许久的动作。
阿里在财报中努力扩大云计算的占比,并视之为新的增长引擎。
腾讯的态度和阿里相似,感知到流量见顶的焦虑后,产业互联网成为腾讯的下半场,云计算正是转型的起点。
百度再一次扮演了“改革者”的角色,加速云计算布局的同时,将AI放在了C位,顺便把云计算的竞争引到了新赛道。
BAT的不同选择,不免让人联想到IDC此前的观点:让AI变得唾手可得,才是云计算的新战场。2018年可能就是这场演变发生的拐点。
云计算AI化
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融合并非是2018年才发生的,确切地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16年前后“喊口号”的阶段;彼时人工智能的概念才刚刚崛起,云计算仍是巨头和创业者们眼红的新物种,一些主动看好云计算的厂商,都开始围绕人工智能讲故事。
比如早在2016年的时候,百度就在当年的云智峰会上提出了“ABC”战略,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融合在一起;进入公有云市场偏晚的谷歌,试图在人工智能领域迎头赶上,稍后确定了“AI first战略”,直接影响了谷歌云服务的方向;纳德拉将微软的口号从“Mobile FirstCloud First”变成了“Intelligent Cloud and Intelligent Edge”,将人工智能注入云计算、智能边缘等平台、产品和服务。
第二个阶段是2017年以来“浅落地”的阶段;事实证明,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并没有止于口号上,2017年开始就已经有了遍地开花的迹象,虽然大多数云厂商仍集中在应用层的“浅落地”,却也验证了AI和云计算融合的趋势。
仅仅在2017年,百度云的“ABC战略”持续落地,内部的DuerOS、Apollo平台都是基于百度云完成的,以及与泰康保险、民生银行、人人视频等合作不断;腾讯云推出了“AI即服务”的智能云,尝试以云服务的形式将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力输送至各行各业;金山云推出了多种组合型AI解决方案和服务,诸如深度学习平台KDL等等;与此同时,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成为SaaS领域的“香饽饽”,类如趣拍云等等。
第三个阶段是2018年开始的“深应用”阶段;除了无人车等未来主义的应用外,人工智能的用武之地越发开阔,比如提供预测、自动化、安全等等,也决定了AI在云计算当中的深度应用和持续挖掘。
百度云仍然是AI落地的佼佼者,在第一产业中,百度云与中化农业合作,实现了生产设备的智能调度、预测产品产量与质量,提升种植效率等;百度云ABC和宝武集团的合作,在降低误报率的同时,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实现生产的智能化;在第三产业的应用中,百信银行采用了百度云的分布式IT架构,实现降本增效和技术开放夯实基础,并落地了智能账户、智能风控等智能化服务。
人工智能和云计算融合的三个阶段,也印证了人工智能扮演的三类角色:最早是云计算的可选项,彼时云计算比拼的仍是计算力和规模;然后是云计算竞争的“神助攻”,也是云计算厂商差异化竞争的关键筹码;如今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云计算最重要的驱动引擎,在企业上云的需求被激发后,成为云计算落地的急先锋。
很早之前就有人将云计算比作是互联网时代的水煤电,但所有的基础设施都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以提升效率为前提的。
按照这个逻辑,AI化似乎是云计算的必然,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迁移上云,以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另一方面上云后又带来了海量数据的爆发,数据存储、处理、分析等剧增,AI恰是云计算从量变到质变的症结所在。
那么,当云计算的竞争重心改变后,接下来很可能是市场格局的改变。
新一轮抢滩赛
将AI放在C位的百度云,自然有着自己的考量。
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都是有潜力的大生意,但不会出现绝对划分的二分法,谁能找到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融合方法,并在其中占据无可比拟的优势,势必会影响下一轮的竞争格局。
事实上,抱有同样想法的不只是百度一家。
IBM在不久前推出了AI OpenScale,让客户可以在所有的平台上构建AI应用,包括谷歌TensorFlow、微软AzureML、亚马逊SageMaker等等;马化腾认为“云+人工智能带来的改变就好像电+计算机带来的革新一样”,腾讯云也曾公开表示对“云计算+大数据+AI”的青睐;华为云BU总裁郑叶来不止一次表示,“人工智能概念越来越被泛化,关键还是在应用,AI在企业的产业化落地才是企业智能”……
如此,新一轮云计算AI化的抢滩赛无疑将集中在三个层面:
1、云平台的AI综合能力。
云计算提供了强大的弹性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从而产生了庞大的数据量,人工智能需要提供海量数据快速精准处理的能力,如此才能催生出数据爆发的价值。
就国内市场而言,百度云选择ABC三位一体战略的时候不乏长远性思考。百度是国内最早布局人工智能的巨头,在视觉、语音、语义理解、深度学习等综合能力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百度云将这些领先的AI能力带向企业级市场,然后赋能各行各业实现企业智能,不失为一条行得通的路径。
站在百度云的角度而言,云计算进入到AI综合实力的较量,恰恰是以己所长攻彼之短的最佳时机。
2、云服务的生态开放能力。
传统IT服务是典型的授之以鱼,早期的云计算实现了授之以渔,到了人工智能时代,合作思维恐怕要上升到授之以鱼塘。
百度云已经做出了表率,12月6日,在2018百度ABCInspire企业智能大会上,百度副总裁、百度云总经理尹世明正式宣布:由百度云打造的边缘计算平台—OpenEdge将全面开源,期待借助社区的力量打造一个轻量、安全、可靠、可扩展性强的边缘计算社区,进而加速人工智能在更多行业的落地。
与此同时,百度还在这次大会上宣布成立了百度云ABC企业智能合作伙伴联盟,这预示着百度将联合上下游合作伙伴,在AI落地上形成战略联盟关系,不排除接下来有更大的动作。
人工智能仍处于婴儿期,联盟和生态的玩法是AI落地的基础条件。
以机器人为例,生态的广度和复杂度远超PC和智能手机,绝非是一两家公司就能完成的,且百度的“鱼塘思维”已经在机器人领域得到证实。百度云ABCRobot机器人开放生态已经入驻了10家本体商,针对人形、桌面、智能屏幕、XTM终端四大品类打造了20款机器人产品,并积极在机场、新零售、医疗、金融、政务等场景中落地。
3、云厂商的场景化和差异化。
风口下的人工智能,似乎更需要理性的思考,好比说目前AI的应用仍以单点突破为主,诸如百度云等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各类资源、解决方案打造成一站式的服务输出窗口,与差异化和场景化的筹谋不无关系。
To C类产品的特点是周期短、更新快,最适合的打法就是闪电战。云计算作为企业级服务,离不开ToB的思考,开发周期长、进入门槛高,理想的打法是马拉松式的长跑。也就是说,云计算AI化的竞争才刚刚开始,除了AI综合能力和生态开放,还需要场景化探索和差异化优势的打造。要知道,企业级服务很少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多强并立往往是最合理的竞争格局。
百度云将AI放在C位的另一个用意正是在AI领域树立差异化优势,并通过ABC+IoT、ABC+Blockchain、ABC + Edge Computing等深耕垂直场景。至少就目前来看,百度云已经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竞争方式。
写在最后
从2006年亚马逊推出AWS开始算起,云计算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并完成了从比拼计算资源到比拼效率再到比拼智能化的过渡。
原因在于,云计算是基础设施,企业上云让数据收集、汇总更加方便,然后才有了人工智能的沃土,并非是某一云厂商的可以引导,而是云计算不断进化的必然。同时也在倒逼企业对于云计算的认知,一个不可逃避的趋势就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融合,并在指引数字化转型的方向。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若此文章存在违规行为,您可以联系管理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ucloud.cn/yun/5829.html
摘要:阿里云为了无法估算的价值将中国的计算触角伸向海外,百度首次向外界展示百度大脑的科技成果,移动互联网利用人口红利带来的增长已经逐渐见顶,互联网正在进入下一幕智能时代,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将使全社会迎来变革性的发展。 2016年的互联网科技领域,云计算、 大数据 、人工智能成为最热词汇。阿里云为了无法估算的价值将中国的计算触角伸向海外,百度首次向外界展示百度大脑的科技成果,移动互联网利用人口红...
摘要:年,边缘计算等和云计算紧密结合,重回技术路线。年后刚刚开工,就传出了百度智能云和携程签约的消息,为年的云计算行业带来了第一波地震。2017年,合规让很多云计算企业如履薄冰,价格战越烧越旺。2018年,AI、IoT、边缘计算等和云计算紧密结合,重回技术路线。2019年,云计算会走向何方,想必很多人在等一个答案。年后刚刚开工,就传出了百度智能云和携程签约的消息,为2019年的云计算行业带来了第一...
摘要:根据发布的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报告显示,阿里云占据了的份额,排在第二位的腾讯云份额仅为。数据显示,阿里云的合作伙伴数量已经超过家,涵盖了咨询公司系统集成商主流。年,阿里云合作伙伴在云市场上的订单数超过万单。印象中,几年前公有云刚冒出来的时候,大众对这一新概念摸不着头脑,于是专业的吃瓜群众专门做了一份公有云的大众版定义,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来衡量是不是公有云。几年过去了,公有云的常识已经不用...
摘要:谈及浪潮积极参与各种开放计算组织的原因时陈彦灵表示。陈彦灵就表示,浪潮今天能推出众多开放计算的服务器节点,模式从中提供了很多帮助。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的普及,数据中心正在走向大型化,如今10万台、50万台服务器规模的数据中心越来越常见,特别是一些CSP,其数据中心大型化趋势非常明显。根据相关统计,以AWS、Google、微软为首的全球10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其服务器部署量占到了全球服务器保有...
阅读 1660·2021-10-29 13:11
阅读 824·2021-09-22 10:02
阅读 1684·2021-08-20 09:35
阅读 1547·2019-08-30 15:54
阅读 2455·2019-08-30 15:44
阅读 1377·2019-08-29 16:52
阅读 1096·2019-08-23 12:56
阅读 747·2019-08-22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