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专栏INFORMATION COLUMN

全新视角:用变分推断统一理解生成模型

tinylcy / 2018人阅读

摘要:相比于,它将也作为隐变量纳入到变分推断中。结论综述本文的结果表明了变分推断确实是一个推导和解释生成模型的统一框架,包括和。

作者丨苏剑林

单位丨广州火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研究方向丨NLP,神经网络

个人主页丨kexue.fm

前言

我小学开始就喜欢纯数学,后来也喜欢上物理,还学习过一段时间的理论物理,直到本科毕业时,我才慢慢进入机器学习领域。所以,哪怕在机器学习领域中,我的研究习惯还保留着数学和物理的风格:企图从最少的原理出发,理解、推导尽可能多的东西。这篇文章是我这个理念的结果之一,试图以变分推断作为出发点,来统一地理解深度学习中的各种模型,尤其是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 GAN。

本文已经挂到 arXiv 上,需要读英文原稿的可以访问下方链接下载论文 Variational Inference: A Unified Framework of Generative Models and Some Revelations。 

■ 论文 | Variational Inference: A Unified Framework of Generative Models and Some Revelations

■ 链接 | https://www.paperweekly.site/papers/2117

■ 作者 | Jianlin Su

下面是文章的介绍。其实,中文版的信息可能还比英文版要稍微丰富一些,原谅我这蹩脚的英语。

近年来,深度生成模型,尤其是 GAN,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找到数十个乃至上百个 GAN 的变种。然而,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凭着经验改进的,鲜有比较完备的理论指导。

本文的目标是通过变分推断来给这些生成模型建立一个统一的框架。首先,本文先介绍了变分推断的一个新形式,这个新形式其实在本人以前的文章中就已经介绍过,它可以让我们在几行字之内导出变分自编码器(VAE)和 EM 算法。然后,利用这个新形式,我们能直接导出 GAN,并且发现标准 GAN 的 loss 实则是不完备的,缺少了一个正则项。如果没有这个正则项,我们就需要谨慎地调整超参数,才能使得模型收敛。

实际上,本文这个工作的初衷,就是要将 GAN 纳入到变分推断的框架下。目前看来,最初的意图已经达到了,结果让人欣慰。新导出的正则项实际上是一个副产品,并且幸运的是,在我们的实验中这个副产品生效了。

变分推断新解

假设 x 为显变量,z 为隐变量,p̃(x) 为 x 的证据分布,并且有:

但是由于积分可能难以计算,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都难以直接优化。 

变分推断中,首先引入联合分布 p(x,z) 使得p̃(x)=∫p(x,z)dz,而变分推断的本质,就是将边际分布的 KL 散度 KL(p̃(x)‖q(x)) 改为联合分布的 KL 散度 KL(p(x,z)‖q(x,z)) 或 KL(q(x,z)‖p(x,z)),而:

意味着联合分布的 KL 散度是一个更强的条件(上界)。所以一旦优化成功,那么我们就得到 q(x,z)→p(x,z),从而 ∫q(x,z)dz→∫p(x,z)dz=p̃ (x),即 ∫q(x,z)dz 成为了真实分布 p̃(x) 的一个近似。

当然,我们本身不是为了加强条件而加强,而是因为在很多情况下,KL(p(x,z)‖q(x,z)) 或 KL(q(x,z)‖p(x,z)) 往往比 KL(p̃(x)‖q(x)) 更加容易计算。所以变分推断是提供了一个可计算的方案。

VAE和EM算法

由上述关于变分推断的新理解,我们可以在几句话内导出两个基本结果:变分自编码器和 EM 算法。这部分内容,实际上在从较大似然到EM算法:一致的理解方式和变分自编码器(二):从贝叶斯观点出发已经详细介绍过了。这里用简单几句话重提一下。

VAE

在 VAE 中,我们设 q(x,z)=q(x|z)q(z),p(x,z)=p̃(x)p(z|x),其中 q(x|z),p(z|x) 带有未知参数的高斯分布而 q(z) 是标准高斯分布。最小化的目标是:

EM算法

在 VAE 中我们对后验分布做了约束,仅假设它是高斯分布,所以我们优化的是高斯分布的参数。如果不作此假设,那么直接优化原始目标 (5),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可操作的,但这时候只能采用交替优化的方式:先固定 p(z|x),优化 q(x|z),那么就有:

由于现在对 p(z|x) 没有约束,因此可以直接让 p(z|x)=q(z|x) 使得 loss 等于 0。也就是说,p(z|x) 有理论最优解:

(8),(11) 的交替执行,构成了 EM 算法的求解步骤。这样,我们从变分推断框架中快速得到了 EM 算法。

变分推断下的GAN

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介绍了一般化的将 GAN 纳入到变分推断中的方法,这将引导我们得到 GAN 的新理解,以及一个有效的正则项。 

一般框架

同 VAE 一样,GAN 也希望能训练一个生成模型 q(x|z),来将 q(z)=N(z;0,I) 映射为数据集分布 p̃(x),不同于 VAE 中将 q(x|z) 选择为高斯分布,GAN 的选择是:

这里 p1=1−p0 描述了一个二元概率分布,我们直接取 p1=p0=1/2。另一方面,我们设 p(x,y)=p(y|x)p̃(x),p(y|x) 是一个条件伯努利分布。而优化目标是另一方向的 KL(q(x,y)‖p(x,y)):

这里包含了我们不知道的 p̃(x),但是假如 D(x) 模型具有足够的拟合能力,那么跟 (11) 式同理,D(x) 的最优解应该是:

基本分析

可以看到,第一项就是标准的 GAN 生成器所采用的 loss 之一。

多出来的第二项,描述了新分布与旧分布之间的距离。这两项 loss 是对抗的,因为希望新旧分布尽量一致,但是如果判别器充分优化的话,对于旧分布

也就是说,假设当前模型的参数改变量为 Δθ,那么展开到二阶得到:

而我们用的是基于梯度下降的优化算法,所以 Δθ 正比于梯度,因此标准 GAN 训练时的很多 trick,比如梯度裁剪、用 adam 优化器、用 BN,都可以解释得通了,它们都是为了稳定梯度,使得 θ 不至于过大,同时,G(z) 的迭代次数也不能过多,因为过多同样会导致 Δθ 过大。

还有,这部分的分析只适用于生成器,而判别器本身并不受约束,因此判别器可以训练到最优。

正则项

所以可以将 δ(x) 看成是小方差的高斯分布,代入算得也就是我们有:

也就是说,可以用新旧生成样本的距离作为正则项,正则项保证模型不会过于偏离旧分布。

下面的两个在人脸数据 CelebA 上的实验表明这个正则项是生效的。实验代码修改自:

https://github.com/LynnHo/DCGAN-LSGAN-WGAN-WGAN-GP-Tensorflow

实验一:普通的 DCGAN 网络,每次迭代生成器和判别器各训练一个 batch。

不带正则项,在25个epoch之后模型开始坍缩

带有正则项,模型能一直稳定训练

实验二:普通的 DCGAN 网络,但去掉 BN,每次迭代生成器和判别器各训练五个 batch。

不带正则项,模型收敛速度比较慢

带有正则项,模型更快“步入正轨”

GAN相关模型

对抗自编码器(Adversarial Autoencoders,AAE)和对抗推断学习(Adversarially Learned Inference,ALI)这两个模型是 GAN 的变种之一,也可以被纳入到变分推断中。当然,有了前述准备后,这仅仅就像两道作业题罢了。 

有意思的是,在 ALI 之中,我们有一些反直觉的结果。

GAN视角下的AAE

事实上,只需要在 GAN 的论述中,将 x,z 的位置交换,就得到了 AAE 的框架。 

具体来说,AAE 希望能训练一个编码模型 p(z|x),来将真实分布 q̃(x) 映射为标准高斯分布 q(z)=N(z;0,I),而:

同样直接取 p1=p0=1/2。另一方面,我们设 q(z,y)=q(y|z)q(z),这里的后验分布 p(y|z) 是一个输入为 z 的二元分布,然后去优化 KL(p(z,y)‖q(z,y)):

现在我们优化对象有 q(y|z) 和 E(x),记 q(0|z)=D(z),依然交替优化:先固定 E(x),这也意味着 p(z) 固定了,然后优化 q(y|z),这时候略去常量,得到优化目标为:

一方面,同标准 GAN 一样,谨慎地训练,我们可以去掉第二项,得到:

反直觉的ALI版本

ALI 像是 GAN 和 AAE 的融合,另一个几乎一样的工作是 Bidirectional GAN (BiGAN)。相比于 GAN,它将 z 也作为隐变量纳入到变分推断中。具体来说,在 ALI 中有:

等价于最小化:

跟 VAE 一样,对 p(z|x) 和 q(x|z) 的期望可以通过“重参数”技巧完成。接着固定 D 来优化 G,E,因为这时候有 E 又有 G,整个 loss 没得化简,还是 (37) 那样。但利用 D 的最优解:

由于 q(x|z),p(x|z) 都是高斯分布,事实上后两项我们可以具体地算出来(配合重参数技巧),但同标准 GAN 一样,谨慎地训练,我们可以简单地去掉后面两项,得到:

它们都不等价于 (41)。针对这个差异,事实上笔者也做了实验,结果表明这里的 ALI 有着和标准的 ALI 同样的表现,甚至可能稍好一些(可能是我的自我良好的错觉,所以就没有放图了)。这说明,将对抗网络视为一个极大极小问题仅仅是一个直觉行为,并非总应该如此。

结论综述

本文的结果表明了变分推断确实是一个推导和解释生成模型的统一框架,包括 VAE 和 GAN。通过变分推断的新诠释,我们介绍了变分推断是如何达到这个目的的。 

当然,本文不是第一篇提出用变分推断研究 GAN 这个想法的文章。在《On Unifying Deep Generative Models》一文中,其作者也试图用变分推断统一 VAE 和 GAN,也得到了一些启发性的结果。但笔者觉得那不够清晰。事实上,我并没有完全读懂这篇文章,我不大确定,这篇文章究竟是将 GAN 纳入到了变分推断中了,还是将 VAE 纳入到了 GAN 中。相对而言,我觉得本文的论述更加清晰、明确一些。 

看起来变分推断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声明:文章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处理,谢谢!

欢迎加入本站公开兴趣群

商业智能与数据分析群

兴趣范围包括各种让数据产生价值的办法,实际应用案例分享与讨论,分析工具,ETL工具,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工具,报表系统等全方位知识

QQ群:81035754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若此文章存在违规行为,您可以联系管理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ucloud.cn/yun/4814.html

相关文章

  • 一文读懂贝叶斯推理问题:MCMC方法和变分推断

    摘要:本文将讨论两种可用于解决贝叶斯推理问题的主要方法基于采样的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简称方法和基于近似的变分推理,简称方法。而贝叶斯推理则是从贝叶斯的角度产生统计推断的过程。贝叶斯推理问题还可能会产生一些其他的计算困难。 全文共6415字,预计学习时长20分钟或更长 showImg(https://segmentfault.com/img/bVbvFZZ?w=1280&h=853); 图片来...

    msup 评论0 收藏0
  • DeepMind提出Auto-encoding GAN的变分方法

    摘要:例如,即插即用生成网络通过优化结合了自动编码器损失,损失,和通过与训练的分类器定于的分类损失的目标函数,得到了较高水平的样本。该论文中,作者提出了结合的原则性方法。 在机器学习研究领域,生成式对抗网络(GAN)在学习生成模型方面占据着统治性的地位,在使用图像数据进行训练的时候,GAN能够生成视觉上以假乱真的图像样本。但是这种灵活的算法也伴随着优化的不稳定性,导致模式崩溃(mode colla...

    atinosun 评论0 收藏0
  • 深度学习的几何理解(3) - 概率变换的几何观点

    摘要:老顾受邀在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做了题为深度学习的几何观点的报告,汇报了这方面的进展情况。昨天年月日,严东辉教授邀请老顾在泛华统计协会举办的应用统计会议上做了深度学习的几何观点的报告。小结最优传输理论可以用于解释深度学习中的概率分布变换。 (最近,哈佛大学丘成桐先生领导的团队,大连理工大学罗钟铉教授、雷娜教授领导的团队应用几何方法研究深度学习。老顾受邀在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做了题为深度学习的几何观...

    maxmin 评论0 收藏0
  • 火热的生成对抗网络(GAN),你究竟好在哪里

    摘要:自年提出生成对抗网络的概念后,生成对抗网络变成为了学术界的一个火热的研究热点,更是称之为过去十年间机器学习领域最让人激动的点子。 自2014年Ian Goodfellow提出生成对抗网络(GAN)的概念后,生成对抗网络变成为了学术界的一个火热的研究热点,Yann LeCun更是称之为过去十年间机器学习领域最让人激动的点子。生成对抗网络的简单介绍如下,训练一个生成器(Generator,简称G...

    mist14 评论0 收藏0
  • 贪心学院-图神经网络高级训练营

    摘要:百度网盘提取码最近一直关注贪心学院的机器学习训练营,发现这门课讲的很有深度,不仅适合职场也适合科研人员,加入行业拿到高薪仅仅是职业生涯的开始。 ​​百度网盘​​提取码:u6C4最近一直关注贪心学院的机器学习训练营,发现这门课讲的很有深度,不仅适合职场也适合科研人员,加入AI行业拿到高薪仅仅是职业生涯的开始。现阶段AI人才结...

    番茄西红柿 评论0 收藏2637

发表评论

0条评论

tinylcy

|高级讲师

TA的文章

阅读更多
最新活动
阅读需要支付1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