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进行操作本文将介绍在有道云笔记中用于文档识别的实践过程,以及都有些哪些特性,供大家参考。年月发布后,有道技术团队第一时间跟进框架,并很快将其用在了有道云笔记产品中。微软雅黑宋体以下是在有道云笔记中用于文档识别的实践过程。
这一两年来,在移动端实现实时的人工智能已经形成了一波潮流。去年,谷歌推出面向移动端和嵌入式的神经网络计算框架TensorFlowLite,将这股潮流继续往前推。TensorFlowLite如何进行操作?本文将介绍TFLite在有道云笔记中用于文档识别的实践过程,以及 TFLite 都有些哪些特性,供大家参考。
近年来,有道技术团队在移动端实时 AI 能力的研究上,做了很多探索及应用的工作。2017 年 11 月 Google 发布 TensorFlowLite (TFLlite) 后,有道技术团队第一时间跟进 TFLite 框架,并很快将其用在了有道云笔记产品中。
以下是TFLite在有道云笔记中用于文档识别的实践过程。
文档识别工作的介绍
1. 文档识别的定义
文档识别最初是开发有道云笔记的文档扫描功能时面对的一个问题。文档扫描功能希望能在用户拍摄的照片中,识别出文档所在的区域,进行拉伸 (比例还原),识别出其中的文字,最终得到一张干净的图片或是一篇带有格式的文字版笔记。实现这个功能需要以下这些步骤:
文档识别就是文档扫描功能的第一步,也是场景最复杂的一个部分
2. 文档识别在有道 AI 技术矩阵中的角色
有道近年来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在自然语言、图像、语音等媒体数据的处理和理解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产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多语言翻译、OCR(光学字符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在这些技术的合力之下,我们的产品有能力让用户以他们最自然最舒服的方式去记录内容,用技术去理解这些内容,并将其统一转化为文本以待下一步处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各种技术组成了以自然语言为中心,多种媒体形式相互转换的网络结构。
文档识别是从图像转化为文本的这条转换链上,不起眼却又不可缺少的一环。有了它的存在,我们可以在茫茫图海中,准确找到需要处理的文档,并将其抽取出来进行处理。
3. 文档识别的算法简介
我们的文档识别算法基于 FCNN (Fully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这是一种特别的 CNN(卷积神经网络),其特点是对于输入图片的每一个像素点,都对应着一个输出(相对的,普通的 CNN 网络则是每一张输入图片对应着一个输出)。因此,我们可以标记一批包含文档的图片,将图片中文档边缘附近的像素标注为正样本,其他部分标注为副样本。训练时,以图片作为 FCNN 的输入,将输出值与标注值作对比得到训练惩罚,从而进行训练。关于文档识别算法的更多细节,可以参见有道技术团队的《文档扫描:深度神经网络在移动端的实践》这篇文章。
由于算法的主体是 CNN,因此文档扫描算法中主要用到的算子(Operator)包括卷积层、Depthwise 卷积层、全连接层、池化层、Relu 层这些 CNN 中常用的算子。
4. 文档识别与 TensorFlow
能够训练和部署 CNN 模型的框架非常多。我们选择使用 TensorFlow框架,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的:
5. 为什么想在文档识别中用 TFLite
在 TFLite 发布之前,有道云笔记中的文档识别功能是基于移动端 TensorFlow库 (TensorFlowMobile) 的。当 TFLite发布后,我们希望迁移到 TFLite上。促使我们迁移的主要动力是链接库的体积。
经过压缩后,Android 上的 TensorFlow动态库的体积大约是 4.5M 左右。如果希望满足 Android 平台下的多种处理器架构,可能需要打包 4 个左右的动态库,加起来体积达到 18M 左右;而 tflite 库的体积在 600K 左右,即便是打包 4 个平台下的链接库,也只需要占用 2.5M 左右的体积。这在寸土寸金的移动 App 上,价值是很大的。
TFLite的介绍
1. TFLite 是什么
TFLite 是 Google I/O 2017 推出的面向移动端和嵌入式的神经网络计算框架,于2017年11月5日发布开发者预览版本 (developer preview)。相比与 TensorFlow,它有着这样一些优势:
TensorFlow Lite的架构设计
2. TFLite 的代码结构
作为 TFLite 的使用者,我们也探索了一下 TFLite 的代码结构,这里分享一下。
目前,TFLite 的代码位于 TensorFlow工程中 "tensorflow/contrib/lite" 文件夹下。文件夹下有若干头/源文件和一些子文件夹。
其中,一些比较重要的头文件有:
此外,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子文件夹:
我们是怎么用TFLite的?
1. TFLite 的编译
TFLite 可以运行在 Android 和 iOS 上,官方给出了不同的编译流程。
在 Android 上,我们可以使用 bazel 构建工具进行编译。bazel 工具的安装和配置就不再赘述了,有过 TensorFlow编译经验的同学应该都熟悉。依照官方文档,bazel 编译的 target 是 "//tensorflow/contrib/lite/java/demo/app/src/main:TfLiteCameraDemo",这样得到的是一个 demo app。如果只想编译库文件,可以编译 "//tensorflow/contrib/lite/java:tensorflowlite" 这个 target,得到的是 libtensorflowlite_jni.so 库和相应的 java 层接口。
更多细节见官方文档:
https://github.com/tensorflow/tensorflow/blob/master/tensorflow/docs_src/mobile/tflite/demo_android.md
在 iOS 上,则需要使用 Makefile 编译。在 mac 平台上运行 build_ios_universal_lib.sh,会编译生成 tensorflow/contrib/lite/gen/lib/libtensorflow-lite.a 这个库文件。这是个 fat library,打包了 x86_64, i386, armv7, armv7s, arm64 这些平台上的库。
更多细节见官方文档:
https://github.com/tensorflow/tensorflow/blob/master/tensorflow/docs_src/mobile/tflite/demo_ios.md
两个平台上 TFLite 库的调用接口也有所不同:Android 上提供了 Java 层的调用接口,而 iOS 上则是 c++ 层的调用接口。
当然,TFLite 的工程结构是比较简单的,如果你熟悉了 TFLite 的结构,也可以用自己熟悉的编译工具来编译 TFLite。
2. 模型转换
TFLite 不再使用旧的 protobuf 格式(可能是为了减少依赖库),而是改用 FlatBuffers 。因此需要把训练好的 protobuf 模型文件转换成 FlatBuffers 格式。
TensorFlow 官方给出了模型转化的指导。首先,由于 TFLite 支持的算子比较少,更不支持训练相关的算子,因此需要提前把不需要的算子从模型中移除,即 Freeze Graph ;接着就可以做模型格式转换了,使用的工具是 tensorflow toco。这两个工具也是通过 bazel 编译得到。
更多细节见官方文档:
https://github.com/tensorflow/tensorflow/blob/master/tensorflow/docs_src/mobile/tflite/devguide.md
3. 缺失的算子
TFLite 目前仅提供有限的算子,主要以 CNN 中使用到的算子为主,如卷积、池化等。我们的模型是全卷积神经网络,大部分算子 TFLite 都有提供,但 conv2d_transpose(反向卷积)算子并没有被提供。幸运的该算子出现在网络模型的末端,因此我们可以将反向卷积之前的计算结果取出,自己用 c++ 实现一个反向卷积,从而计算出最终的结果。由于反向卷积的运算量并不大,所以基本没有影响到运行速度。
如果不巧,你的模型需要但 TFLite 缺少的算子并非出现在网络的末端,该怎么办呢?你可以自定义一个 TFLite 算子,将其注册在 TFLite 的 kernels 列表中,这样编译得到的 TFLite 库就可以处理该算子了。同时,在模型转换时,还需要加上 --allow_custom_ops 选项,将 TFLite 默认不支持的算子也保留在模型中。
更多细节见官方文档:
https://github.com/tensorflow/tensorflow/blob/master/tensorflow/contrib/lite/g3doc/custom_operators.md
TFLite 优缺点
优点:在库的大小、开发方便程度、跨平台性、性能之间达成一个平衡
作为对比,有道技术团队选取了一些其他的移动端深度学习框架,分别分析其在“开发方便程度、跨平台性、库的大小、性能”四个方面的表现:
最后是 TFLite:
可以看到,TensorFlowMobile 开发方便,通用性好,但链接库大,性能主流(其他 server 端神经网络框架的 mobile 版也都有类似的特点);Mental/Accelerate 这些比较底层的库速度很快,但不能跨平台,开发比较痛苦;caffe2、TFLite 这类有为移动端优化过的神经网络框架则比较平衡,虽然初时会有算子不全的问题,但只要背后的团队不断支持推进框架的开发,这个问题未来会得到解决。
优点:相对容易扩展
由于 TFLite 的代码(相对于 TensorFlow)比较简单,结构比较容易理清,所以可以相对容易的去扩展。如果你想增加一个 TFLite 上没有而 TensorFlow上有的算子,你可以增加一个自定义的类;如果你想增加一个 TensorFlow上也没有的算子,你也可以直接去修改 FlatBuffers 模型文件。
缺点:ops 不够全面
如前所述,TFLite 目前主要支持 CNN 相关的算子 ,对其他网络中的算子还没有很好的支持。因此,如果你想迁移 rnn 模型到移动端,TFLite 目前是不 OK 的。
不过根据的 Google TensorFlow 开发者峰会,Google 和 TensorFlow 社区正在努力增加 ops 的覆盖面,相信随着更多开发者的相似需求, 更多的模型会被很好的支持。这也是我们选择 TensorFlow 这样的主流社区的原因之一。
缺点:目前还不能支持各种运算芯片
虽然 TFLite 基于 NNAPI,理论上是可以利用上各种运算芯片的,但目前还没有很多运算芯片支持 NNAPI。期待未来 TFLite 能够支持更多的运算芯片,毕竟在 CPU 上优化神经网络运行速度是有上限的,用上定制芯片才是新世界的大门。
总结
这一两年来,在移动端实现实时的人工智能似乎已经形成了一波潮流。有道技术团队在移动端 AI 算法的研究上,也做了诸多尝试,推出了离线神经网络翻译 (离线 NMT) 、离线文字识别 (离线 OCR) 以及离线文档扫描等移动端实时 AI 能力,并在有道词典、有道翻译官、有道云笔记中进行产品化应用。由于目前移动端 AI 尚处在蓬勃发展阶段,各种框架、计算平台等都尚不完善。
在这里,我们以有道云笔记中的离线文档识别功能作为实践案例,看到了 TFLite 作为一个优秀的移动端AI框架,能够帮助开发者相对轻松地在移动端实现常见的神经网络。后续我们也会为大家带来更多有道技术团队结合 TFLite 在移动端实时 AI 方面的技术探索以及实际产品应用。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若此文章存在违规行为,您可以联系管理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ucloud.cn/yun/4742.html
摘要:近几年来,由于其作为机器学习模型的使用已成倍增长,所以移动设备和嵌入式设备也出现了部署需求。使机器学习模型设备能够实现低延迟的推理。设计初衷轻量级允许在具有很小的二进制大小和快速初始化启动的机器学习模型设备上进行推理。 谷歌今天终于发布了TensorFlow Lite 的开发者预览!该项目是在5月份的I/O开发者大会上宣布的,据Google网站描述,对移动和嵌入式设备来说,TensorFlo...
摘要:今天,发布了一个新的优化工具包一套可以让开发者,无论是新手还是高级开发人员,都可以使用来优化机器学习模型以进行部署和执行的技术。对于相关的机器学习模型,这可以实现最多倍的压缩和倍的执行速度提升。 今天,TensorFlow发布了一个新的优化工具包:一套可以让开发者,无论是新手还是高级开发人员,都可以使用来优化机器学习模型以进行部署和执行的技术。这些技术对于优化任何用于部署的TensorFlo...
摘要:七强化学习玩转介绍了使用创建来玩游戏将连续的状态离散化。包括输入输出独热编码与损失函数,以及正确率的验证。 用最白话的语言,讲解机器学习、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示例基于 TensorFlow 1.4 和 TensorFlow 2.0 实现 中文文档 TensorFlow 2 / 2.0 官方文档中文版 知乎专栏 欢迎关注我的知乎专栏 https://zhuanlan.zhihu.com/...
阅读 865·2021-10-13 09:39
阅读 1453·2021-10-11 10:57
阅读 2521·2019-08-26 13:53
阅读 2509·2019-08-26 12:23
阅读 3649·2019-08-23 18:30
阅读 3711·2019-08-23 18:08
阅读 2504·2019-08-23 18:04
阅读 2936·2019-08-23 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