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监督式学习是突破困境的关键,采用无监督学习的对抗训练让拥有真正自我学习的能力。如何让拥有人类的常识认为要用无监督式学习。强化学习是蛋糕上不可或缺的樱桃,所需要资料量可能大约只有几个,监督式学习
6 月 29 日,台湾大学。卷积神经网络之父、FacebookAI 研究院院长 Yann LeCun 以「Deep Learning and the Path to AI」为题,对深度学习目前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较大挑战、以及应对方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新智元结合台湾大学在 Facebook 上公布的视频、台湾科技媒体 iThome 的报道,以及 Yann LeCun 今年早些时候在爱丁堡大学的演讲资料,为您综合介绍。
深度学习的特点在于“整个程序都是可训练的”
演讲从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的起源说起。1957年,Perceptron 诞生,成为第一个 LearningMachine。LeCun 说,目前的机器学习算法大多衍生自 Perceptron的概念。
从那时起,模式识别的标准模型就可以分为 3 步走:1.程序被输入一张图像,通过特征提取,将图像特征转换为多个向量;2. 输入这些向量到可训练的分类器中;3.程序输出识别结果。
他表示,机器学习算法其实就是误差校正(Error correction),通过调整权重,来进行特征提取。也就是说,如果输入一张图,算法识别后,结果值低于预期类别的值,工程师就将输入的图增加 Positive 的权重,减少 Negative 的权重,来校正误差。
深度学习是当今最广泛使用的模式识别方法。LeCun 认为深度学习的特点在于“整个程序都是可训练的”。他解释,构建深度学习的模型不是用手动调整特征提取的参数来训练分类器,而是建立一群像小型瀑布般的可训练的模组。
当开发人员将原始的影像输入系统后,会先经过初步的特征提取器,产生代表的数值,在这一个阶段可能会先识别出一些基本的纹理,接下来这些纹理的组合会再被拿来识别更具体的特征,像是物件的形体或是类别,整个训练的过程就是不断地经过一层又一层这样的模型,每一层都是可训练的,所以我们称这个算法为深度学习或是端到端训练(End to End Running)。
LeCun 解释,深度学习模型之所以工作良好,是因为现在的影像都是自然景象加上其他物体,也就是混合型的图像,而每个物体又由不同的特征所组成,会有不同的轮廓和纹路,图片的像素也是一个问题,因此,可以将影像分级成像素、边缘、轮廓、元件和物件等,初级的特征提取会先侦测出影像中最基本的轮廓,比如明显的纹路和色块,进一步的特征提取则是将上一层的结果组合再一起,拼成一个形体,最后再拼成一个物体。
这种分层式的组合架构(Hierarchical Compositionality)其实不只适用于影像,LeCun说明,它对文字、语音、动作或是任何自然的信号都适用,这种方式参考了人脑的运作模式。大脑中的视觉中枢,也是用类似分层式的组合架构来运行,当人类看到影像后,由视网膜进入到视丘后方外侧膝状体,再到大脑中主要的视觉中枢,最后来到颞叶皮质,人类看图像也是由大脑经过多层的结构,在100毫秒内就能识别图片。
深度学习的问题在于如何训练,在1980年代中期,误差反向传播算法(Back Propagation Algorithm)开始流行,但其实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很早就被提出来,只是当时没有受到重视。误差反向传播算法一开始先经过简单线性分类,再将这些结果带到非线性的线性整流函数(Rectified Linear Unit,ReLU),线性整流函数就是找到要调整参数的方向,来减少错误判断,不过现在都已经有可用的套件或是框架,像是Torch、TensorFlow 或是 Theano等,还有一些套件是可用来计算输出结果和预期结果之间的误差。
Yann LeCun认为,现在要撰写机器学习算法并不难,用 3 行 Python 就可以完成,不过这还停留在监督式学习阶段,所谓的监督式学习就是输入大量的训练样本,每一套训练样本都已经经过人工标注出原始图片和对应的预期结果。以影像处理为例,训练集由多个(X,Y)参数组成,X就是影像的像素,Y则是预设的识别结果类别,像是车子、桌子等,之后再用大量的测试集来测试程序,若判断结果正确,不用调整,若判断有误则调整程序中的参数。
监督式机器学习存在二大问题
因此,Yann LeCun表示,监督式的机器学习就是功能优化(Function Optimization),资料输入和输出的关系通过可调整的参数来优化,经由调整参数的方式,将结果的错误率降至较低,其中,调整参数的方式有很多种,很多人都会用梯度下降算法(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梯度下降算法可以找到最适合的回归模型系数.即时地根据输入的资料动态调整模型。
身为「卷积神经网络之父」的 Yann LeCun 也介绍了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卷积网络就是将输入的影像像素矩阵经过一层过滤器,挑选出特征,再透过池化层(PoolingLayer),针对输入特征矩阵压缩,让特征矩阵变小,降低计算的复杂度。CNN影像和语音识别都有很好的成效,不仅如此,还能识别街上移动的路人、街景的物体,Facebook 也用 CNN 来识别 Facebook 用户上传的照片,他表示一天 Facebook 就有10亿以上的照片,可以準确地识别物体的类别,像是人还是狗、猫等,还能识别照片的主题,像是婚礼或是生日派对等。
不过,Yann LeCun提出,监督式的机器学习有2大问题,第一是要如何建立复杂的算法来解决复杂的问题,第二则是手动调整参数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来自于不同任务,许多工程师想要处理的领域,像是影像识别、语音识别都需要建置不同模型,因此,监督式机器学习可以在训练过的专案上有很好的表现,但是没有训练过的资料,程序就无法辨别,简单来说,如果要程序识别椅子,不可能训练所有椅子的特征资料。
事实上,Yann LeCun 表示现实中有种机器具备数百万的调整钮(Knob),这些调整钮就像机器学习中的参数和 Perceptron 的权重一样,可以用上百万的训练样本来训练模型,最后分类出上千种的类别,但是,每一个特征的识别都必须经过数十亿次的操作,因此,可想而知,现今大家所使用的神经网络是非常复杂的,如此庞大的运作不可能在一般的 CPU 上执行,“我们面对的是非常大规模的优化问题。”他说。
AI系统的架构
AI系统的架构大致上可以分为感知(Perception)、触发器(Agent)和目标(Objective)3个模组,先由感知器侦测真实世界的数据,像是影像、语音等,这些数据经由触发器,会依据状态触发目标,执行相对应的程序并产生结果,其中触发器就是AI 的精髓,触发器必须要负责规划、预测等智能工作,而目标则是由本能和固定的两个元件所组成,以视觉识别(VisualIdentity)系统为例,经由感知收集影像数据,透过触发器触发分析情绪的程序,再判断影片中的人是开心还是不开心。
AI 架构中的触发器(Agent)主要负责预测和规划,运作过程又可分为模拟器(Simulator)、执行器(Actor)、回馈器(Critic),模拟器接收到状态后,传送给执行器,执行器就会启动相对应的动作,并同时对模拟器提出要求,启动相对应的动作之后送到回馈器,经由回馈器分析要採取的动作,决定后才送往目标(Objective)执行。
AI 较大局限是没有人类的“常识”
市场上 AI 好像无所不能,但其实,Yann LeCun个人认为,AI 还是有些局限,像是机器必须会观察状态、了解很多背景知识、世界运行的定律,以及较精确地判断、规划等,其中,Yann LeCun 认为 AI 较大的局限是无法拥有人类的「常识」。
由于目前比较好的AI应用都是采用监督式学习,能够准确识别人工标示过的物体,也有些好的成果是用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的方式,但是强化学习需要大量地收集资料来训练模型,Yann LeCun表示,对应到现实社会中的问题,监督式学习不足以成为“真的”AI。
他指出,人类的学习是建立在与事物互动的过程,许多都是人类自行体会、领悟出对事物的理解,不需要每件事都要教导,举例来说,若有个物体被前面的物体挡住,人类会知道后面的物体依然存在的事实,或是物体没有另一个物体支撑就会掉落的事实。
“人脑就是推理引擎!”他说明,人类靠着观察建立内部分析模型,当人类遇到一件新的事物,就能用这些既有的模型来推测,因为生活中人类接触到大量的事物和知识,而建立了“常识”。这些常识可以带领人类做出一些程序无法达到的能力,像是人类可以只看一半的脸就能想像另外一半脸,或是可以从过去的事件推测未来等。
他举例,若人类看到一张战利品放不下行李箱的图片,再看到一个句子说:”这些战利品放不下行李箱,因为它太小了。“人类能够很清楚地知道“它”指的是行李箱,人类也因为知道整个社会和世界运行的规则,当没有太多的信息时,人类可以依照因果关系自动补足空白的信息。
无监督式学习是突破 AI 困境的关键,采用无监督学习的对抗训练让 AI 拥有真正自我学习的能力。
如何让 AI 拥有人类的常识?Yann LeCun认为要用无监督式学习。他又称之为预测学习,他将现今机器学习的方式分为强化式、监督式和无监督式学习,并以黑森林蛋糕来比喻。
强化学习是蛋糕上不可或缺的樱桃,所需要资料量可能大约只有几个Bits,监督式学习是蛋糕外部的糖衣,需要10到10,000个Bits的资料量,而无监督学习则是需要数百万个Bits,无监督学习被他比喻为黑森林蛋糕,因为无监督学习的预测能力像拥有黑魔法一样神奇,不过,他也强调黑森林蛋糕必须搭配樱桃,樱桃不是可选择的配料,而是必要的,意味着无监督学习与强化学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Yann LeCun认为,程序还是很难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正确地预测,举例来说,如果一只直立的笔,没有支撑之后,程序可以判断出笔会倒下,但是无法预测会倒向哪一个方向。
因此,他表示,对抗训练(Adversarial Training)是可以让 AI 程序拥有自学能力的方法,他解释,对抗训练就是让两个网络相互博奕,由生成器(Generator)和判别器(Discriminator)组成,生成器随机地从训练集中挑选真实数据和干扰噪音,产生新的训练样本,判别器再用与真实数据比对的方式,判断出数据的真实性,如此一来,生成器与判别器可以交互学习自动优化预测能力,创造较佳的预测模型。
视频链接:https://www.facebook.com/816762428486534/videos/826164667546310/?fallback=1
欢迎加入本站公开兴趣群商业智能与数据分析群
兴趣范围包括各种让数据产生价值的办法,实际应用案例分享与讨论,分析工具,ETL工具,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工具,报表系统等全方位知识
QQ群:81035754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若此文章存在违规行为,您可以联系管理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ucloud.cn/yun/4586.html
摘要:年的深度学习研讨会,压轴大戏是关于深度学习未来的讨论。他认为,有潜力成为深度学习的下一个重点。认为这样的人工智能恐惧和奇点的讨论是一个巨大的牵引。 2015年ICML的深度学习研讨会,压轴大戏是关于深度学习未来的讨论。基于平衡考虑,组织方分别邀请了来自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六位专家开展这次圆桌讨论。组织者之一Kyunghyun Cho(Bengio的博士后)在飞机上凭记忆写下本文总结了讨论的内容,...
摘要:几乎没有人比岁的更能与深度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于年成为纽约大学教授,并从此引领了深度学习的发展。最近,深度学习及其相关领域已然成为最活跃的计算机研究领域之一。 本文原载IEEE,作者Lee Gomes,由机器之心翻译出品,参与成员:电子羊、翬、泥泥刘、赤龙飞、郑劳蕾、流明。人工智能经历了几次低潮时期,这些灰暗时光被称作「AI寒冬」。这里说的不是那段时期,事实上,人工智能如今变得异常火热,...
摘要:但年在机器学习的较高级大会上,苹果团队的负责人宣布,公司已经允许自己的研发人员对外公布论文成果。苹果第一篇论文一经投放,便在年月日,斩获较佳论文。这项技术由的和开发,使用了生成对抗网络的机器学习方法。 GANs「对抗生成网络之父」Ian Goodfellow 在 ICCV 2017 上的 tutorial 演讲是聊他的代表作生成对抗网络(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
摘要:深度学习理论在机器翻译和字幕生成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语音识别和视频,特别是如果我们使用深度学习理论来捕捉多样的时标时,会很有用。深度学习理论可用于解决长期的依存问题,让一些状态持续任意长时间。 Yoshua Bengio,电脑科学家,毕业于麦吉尔大学,在MIT和AT&T贝尔实验室做过博士后研究员,自1993年之后就在蒙特利尔大学任教,与 Yann LeCun、 Geoffrey Hinto...
摘要:近年来,深度学习在计算机感知自然语言处理和控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位列新泽西州的发明家名人堂,并获得年神经网络先锋奖年杰出研究奖年终身成就奖和来自墨西哥的名誉博士学位。 Yann Lecun是卷积网络模型的发明者,该模型被广泛地应用于模式识别应用中,因此他也被称为卷积网络之父,是公认的世界人工智能三巨头之一。 2018年11月08日,他来到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为在场师生作了一场关于自监督学...
阅读 2835·2021-11-19 09:40
阅读 3695·2021-11-15 18:10
阅读 3280·2021-11-11 16:55
阅读 1230·2021-09-28 09:36
阅读 1646·2021-09-22 15:52
阅读 3366·2019-08-30 14:06
阅读 1159·2019-08-29 13:29
阅读 2306·2019-08-26 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