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专栏INFORMATION COLUMN

从伪并行的 Python 多线程说起

SegmentFault / 1697人阅读

摘要:多个线程可以同时执行。现在我们执行,尝试在不同数量的线程中执行这个函数。如果线程是真并行,时间开销应该不会随线程数大幅上涨。由此可见,确实是造成伪并行现象的主要因素。小结由于的存在,大多数情况下多线程无法利用多核优势。

本文首发于本人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写在前面

作者电脑有 4 个 CPU,因此使用 4 个线程测试是合理的

本文使用的 cpython 版本为 3.6.4

本文使用的 pypy 版本为 5.9.0-beta0,兼容 Python 3.5 语法

本文使用的 jython 版本为 2.7.0,兼容 Python 2.7 语法

若无特殊说明,作语言解时,python 指 Python 语言;作解释器解时,pythoncpython

本文使用的测速函数代码如下:

from __future__ import print_function

import sys
PY2 = sys.version_info[0] == 2

# 因为 Jython 不兼容 Python 3 语法,此处必须 hack 掉 range 以保证都是迭代器版本
if PY2:
    range = xrange  # noqa

from time import time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def spawn_n_threads(n, target):
    """
    启动 n 个线程并行执行 target 函数
    """

    threads = []

    for _ in range(n):
        thread = Thread(target=target)
        thread.start()
        threads.append(thread)

    for thread in threads:
        thread.join()


def test(target, number=10, spawner=spawn_n_threads):
    """
    分别启动 1, 2, 3, 4 个控制流,重复 number 次,计算运行耗时
    """

    for n in (1, 2, 3, 4, ):

        start_time = time()
        for _ in range(number):  # 执行 number 次以减少偶然误差
            spawner(n, target)
        end_time = time()

        print("Time elapsed with {} branch(es): {:.6f} sec(s)".format(n, end_time - start_time))
并行?伪并行?

学过操作系统的同学都知道,线程是现代操作系统底层一种轻量级的多任务机制。一个进程空间中可以存在多个线程,每个线程代表一条控制流,共享全局进程空间的变量,又有自己私有的内存空间。

多个线程可以同时执行。此处的“同时”,在较早的单核架构中表现为“伪并行”,即让线程以极短的时间间隔交替执行,从人的感觉上看它们就像在同时执行一样。但由于仅有一个运算单元,当线程皆执行计算密集型任务时,多线程可能会出现 1 + 1 > 2 的反效果。

而“真正的并行”只能在多核架构上实现。对于计算密集型任务,巧妙地使用多线程或多进程将其分配至多个 CPU 上,通常可以成倍地缩短运算时间。

作为一门优秀的语言,python 为我们提供了操纵线程的库 threading。使用 threading,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并行编程。但下面的例子可能会让你对“并行”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假设我们有一个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函数:

def fib():

    a = b = 1

    for i in range(100000):
        a, b = b, a + b

此处我们不记录其结果,只是为了让它产生一定的计算量,使运算时间开销远大于线程创建、切换的时间开销。现在我们执行 test(fib),尝试在不同数量的线程中执行这个函数。如果线程是“真并行”,时间开销应该不会随线程数大幅上涨。但执行结果却让我们大跌眼镜:

# CPython,fib
Time elapsed with 1 branch(es): 1.246095 sec(s)
Time elapsed with 2 branch(es): 2.535884 sec(s)
Time elapsed with 3 branch(es): 3.837506 sec(s)
Time elapsed with 4 branch(es): 5.107638 sec(s)

从结果中可以发现:时间开销几乎是正比于线程数的!这明显和多核架构的“真并行”相矛盾。这是为什么呢?

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一个叫 GIL 的东西。

GIL GIL 是什么

GIL 的全名是 the Global Interpreter Lock (全局解释锁),是常规 python 解释器(当然,有些解释器没有)的核心部件。我们看看官方的解释:

The Python interpreter is not fully thread-safe. In order to support multi-threaded Python programs, there’s a global lock, called the global interpreter lock or GIL, that must be held by the current thread before it can safely access Python objects.

-- via Python 3.6.4 Documentation

可见,这是一个用于保护 Python 内部对象的全局锁(在进程空间中唯一),保障了解释器的线程安全。

这里用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明 GIL 的必要性(对资源抢占问题非常熟悉的可以跳过不看):

我们把整个进程空间看做一个车间,把线程看成是多条不相交的流水线,把线程控制流中的字节码看作是流水线上待处理的物品。Python 解释器是工人,整个车间仅此一名。操作系统是一只上帝之手,会随时把工人从一条流水线调到另一条——这种“随时”是不由分说的,即不管处理完当前物品与否。    

若没有 GIL。假设工人正在流水线 A 处理 A1 物品,根据 A1 的需要将房间温度(一个全局对象)调到了 20 度。这时上帝之手发动了,工人被调到流水线 B 处理 B1 物品,根据 B1 的需要又将房间温度调到了 50 度。这时上帝之手又发动了,工人又调回 A 继续处理 A1。但此时 A1 暴露在了 50 度的环境中,安全问题就此产生了。

而 GIL 相当于一条锁链,一旦工人开始处理某条流水线上的物品,GIL 便会将工人和该流水线锁在一起。而被锁住的工人只会处理该流水线上的物品。就算突然被调到另一条流水线,他也不会干活,而是干等至重新调回原来的流水线。这样每个物品在被处理的过程中便总是能保证全局环境不会突变。

GIL 保证了线程安全性,但很显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每个时刻只有一条线程在执行,即使在多核架构中也是如此——毕竟,解释器只有一个。如此一来,单进程的 Python 程序便无法利用到多核的优势了。

验证

为了验证确实是 GIL 搞的鬼,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解释器再执行一次。这里使用 pypy(有 GIL)和 jython (无 GIL)作测试:

# PyPy, fib
Time elapsed with 1 branch(es): 0.868052 sec(s)
Time elapsed with 2 branch(es): 1.706454 sec(s)
Time elapsed with 3 branch(es): 2.594260 sec(s)
Time elapsed with 4 branch(es): 3.449946 sec(s)
# Jython, fib
Time elapsed with 1 branch(es): 2.984000 sec(s)
Time elapsed with 2 branch(es): 3.058000 sec(s)
Time elapsed with 3 branch(es): 4.404000 sec(s)
Time elapsed with 4 branch(es): 5.357000 sec(s)

从结果可以看出,用 pypy 执行时,时间开销和线程数也是几乎成正比的;而 jython 的时间开销则是以较为缓慢的速度增长的。jython 由于下面还有一层 JVM,单线程的执行速度很慢,但在线程数达到 4 时,时间开销只有单线程的两倍不到,仅仅稍逊于 cpython 的 4 线程运行结果(5.10 secs)。由此可见,GIL 确实是造成伪并行现象的主要因素

如何解决?

GIL 是 Python 解释器正确运行的保证,Python 语言本身没有提供任何机制访问它。但在特定场合,我们仍有办法降低它对效率的影响。

使用多进程

线程间会竞争资源是因为它们共享同一个进程空间,但进程的内存空间是独立的,自然也就没有必要使用解释锁了。

许多人非常忌讳使用多进程,理由是进程操作(创建、切换)的时间开销太大了,而且会占用更多的内存。这种担心其实没有必要——除非是对并发量要求很高的应用(如服务器),多进程增加的时空开销其实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中。更何况,我们可以使用进程池减少频繁创建进程带来的开销。

下面新建一个 spawner,以演示多进程带来的性能提升: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Process


def spawn_n_processes(n, target):

    threads = []

    for _ in range(n):
        thread = Process(target=target)
        thread.start()
        threads.append(thread)

    for thread in threads:
        thread.join()

使用 cpython 执行 test(fib, spawner=spawn_n_processes),结果如下:

# CPython, fib, multi-processing
Time elapsed with 1 branch(es): 1.260981 sec(s)
Time elapsed with 2 branch(es): 1.343570 sec(s)
Time elapsed with 3 branch(es): 2.183770 sec(s)
Time elapsed with 4 branch(es): 2.732911 sec(s)

可见这里出现了“真正的并行”,程序效率得到了提升。

使用 C 扩展

GIL 并不是完全的黑箱,CPython 在解释器层提供了控制 GIL 的开关——这就是 Py_BEGIN_ALLOW_THREADSPy_END_ALLOW_THREADS 宏。这一对宏允许你在自定义的 C 扩展中释放 GIL,从而可以重新利用多核的优势。

沿用上面的例子,自定义的 C 扩展函数好比是流水线上一个特殊的物品。这个物品承诺自己不依赖全局环境,同时也不会要求工人去改变全局环境。同时它带有 Py_BEGIN_ALLOW_THREADSPy_END_ALLOW_THREADS 两个机关,前者能砍断 GIL 锁链,这样工人被调度走后不需要干等,而是可以直接干活;后者则将锁链重新锁上,保证操作的一致性。

这里同样用一个 C 扩展做演示。由于 C 实现的斐波那契数列计算过快,此处采用另一个计算 PI 的函数:

// cfib.c
#include 

static PyObject* fib(PyObject* self, PyObject* args)
{
    Py_BEGIN_ALLOW_THREADS
    double n = 90000000, i;
    double s = 1;
    double pi = 3;

    for (i = 2; i <= n * 2; i += 2) {
        pi = pi + s * (4 / (i * (i + 1) * (i + 2)));
        s = -s;
    }
    Py_END_ALLOW_THREADS
    return Py_None;
}

// 模块初始化代码略去

使用 cpython 执行 test(cfib.fib),结果如下:

# CPython, cfib, non-GIL
Time elapsed with 1 branch(es): 1.334247 sec(s)
Time elapsed with 2 branch(es): 1.439759 sec(s)
Time elapsed with 3 branch(es): 1.603779 sec(s)
Time elapsed with 4 branch(es): 1.689330 sec(s)

若注释掉以上两个宏,则结果如下:

# CPython, cfib, with-GIL
Time elapsed with 1 branch(es): 1.331415 sec(s)
Time elapsed with 2 branch(es): 2.671651 sec(s)
Time elapsed with 3 branch(es): 4.022696 sec(s)
Time elapsed with 4 branch(es): 5.337917 sec(s)

可见其中的性能差异。因此当你想做一些计算密集型任务时,不妨尝试用 C 实现,以此规避 GIL。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著名的科学计算库(如 numpy)为了提升性能,其底层也是用 C 实现的,并且会在做一些线程安全操作(如 numpy 的数组操作)时释放 GIL。因此对于这些库,我们可以放心地使用多线程。以下是一个例子:

import numpy


def np_example():
    ones = numpy.ones(10000000)
    numpy.exp(ones)

用 CPython 执行 test(np_example) 结果如下:

# CPython, np_example
Time elapsed with 1 branch(es): 3.708392 sec(s)
Time elapsed with 2 branch(es): 2.462703 sec(s)
Time elapsed with 3 branch(es): 3.578331 sec(s)
Time elapsed with 4 branch(es): 4.276800 sec(s)
让线程做该做的事

读到这,有同学可能会奇怪了:我在使用 python 多线程写爬虫时可从来没有这种问题啊——用 4 个线程下载 4 个页面的时间与单线程下载一个页面的时间相差无几。

这里就要谈到 GIL 的第二种释放时机了。除了调用 Py_BEGIN_ALLOW_THREADS,解释器还会在发生阻塞 IO(如网络、文件)时释放 GIL。发生阻塞 IO 时,调用方线程会被挂起,无法进行任何操作,直至内核返回;IO 函数一般是原子性的,这确保了调用的线程安全性。因此在大多数阻塞 IO 发生时,解释器没有理由加锁。

以爬虫为例:当 Thread1 发起对 Page1 的请求后,Thread1 会被挂起,此时 GIL 释放。当控制流切换至 Thread2 时,由于没有 GIL,不必干等,而是可以直接请求 Page2……如此一来,四个请求可以认为是几乎同时发起的。时间开销便与单线程请求一次一样。

有人反对使用阻塞 IO,因为若想更好利用阻塞时的时间,必须使用多线程或进程,这样会有很大的上下文切换开销,而非阻塞 IO + 协程显然是更经济的方式。但当若干任务之间没有偏序关系时,一个任务阻塞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不会影响到其他任务的执行),同时也会简化程序的设计。而在一些通信模型(如 Publisher-Subscriber)中,“阻塞”是必要的语义。

多个阻塞 IO 需要多条非抢占式的控制流来承载,这些工作交给线程再合适不过了。

小结

由于 GIL 的存在,大多数情况下 Python 多线程无法利用多核优势。

C 扩展中可以接触到 GIL 的开关,从而规避 GIL,重新获得多核优势。

IO 阻塞时,GIL 会被释放。

相关链接

GlobalInterpreterLock - Python Wiki

Blocking(computing) - Wikipedia

Extending Python with C or C++

PyPy

Jython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若此文章存在违规行为,您可以联系管理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ucloud.cn/yun/44583.html

相关文章

  • ES6 for..of 和 Generator,从伪数组 jQuery 对象说起

    摘要:引用自可迭代对象和迭代器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使某个对象成为可迭代对象象,它必须实现方法,也就是说,它得有一个是的属性。的遍历,绝对应该用。 pseudo 英 [sju:dəʊ] 美 [su:doʊ]adj.假的,虚伪的n.[口]假冒的人,伪君子 pseudo-array 英 [sju:dəʊəreɪ] 美 [sju:dəʊəreɪ][计] 伪数组 jQuery 对象是伪数组 两个...

    Harriet666 评论0 收藏0
  • python并发4:使用thread处理并发

    摘要:如果某线程并未使用很多操作,它会在自己的时间片内一直占用处理器和。在中使用线程在和等大多数类系统上运行时,支持多线程编程。守护线程另一个避免使用模块的原因是,它不支持守护线程。 这一篇是Python并发的第四篇,主要介绍进程和线程的定义,Python线程和全局解释器锁以及Python如何使用thread模块处理并发 引言&动机 考虑一下这个场景,我们有10000条数据需要处理,处理每条...

    joywek 评论0 收藏0
  • Python Process/Thread 概念整理

    摘要:每个在同一时间只能执行一个线程在单核下的多线程其实都只是并发,不是并行,并发和并行从宏观上来讲都是同时处理多路请求的概念。在多线程下,每个线程的执行方式获取执行代码直到或者是虚拟机将其挂起。拿不到通行证的线程,就不允许进入执行。 进程与线程 并发与并行 进程与线程   首先要理解的是,我们的软件都是运行在操作系统之上,操作系统再控制硬件,比如 处理器、内存、IO设备等。操作系统为了向上...

    Youngs 评论0 收藏0
  • 再见,Python!你好,Go语言

    摘要:语言诞生于谷歌,由计算机领域的三位宗师级大牛和写成。作者华为云技术宅基地链接谷歌前员工认为,比起大家熟悉的,语言其实有很多优良特性,很多时候都可以代替,他已经在很多任务中使用语言替代了。 Go 语言诞生于谷歌,由计算机领域的三位宗师级大牛 Rob Pike、Ken Thompson 和 Robert Griesemer 写成。由于出身名门,Go 在诞生之初就吸引了大批开发者的关注。诞生...

    zhaot 评论0 收藏0

发表评论

0条评论

最新活动
阅读需要支付1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