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官方示例第一行类对象,这个无需解释。请求对象的端点请求视图函数的参数通过源码的注释我们可以知道,都只是对库的进行了一层包装并加入一些属性。接下来会有更多关于和相关文章放出来,敬请期待参考文档项目源码版本注释版
Flask 是一个 Python 实现的 Web 开发微框架, 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本文从一段官方的示例代码通过一步步打断点方式解释 Flask 内部的运行机制,在一些关键概念会有相关解释,这些前提概念对整体理解 Flask框架十分重要,本文基于flask 0.1 版本进行相应的分析。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 def hello_world(): return "Hello World!"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
第一行import Flask 类对象,这个无需解释。跳到第二行,使用当前模块的名字传入Flask类中,并实例化Flask对象,我们在这个地方打个断点,看看Flask类别里有什么。
上图可以看出,Flask类中定义jinia_options、request_class、response_class等属性,这里我们不关系具体作用,先看看源码中Flask 是不是定义了这些属性。
class Flask(object): # 省略了注释部分 # flask 用作请求对象的类 request_class = Request # flask 用作响应对象的类 response_class = Response # 静态文件路径 static_path = "/static" # 密钥,用于加密 session 或其它涉及安全的东西 secret_key = None #存储session对象数据的cookie名称 session_cookie_name = "session" # Jinja2环境的一些选项 jinja_options = dict( autoescape=True, extensions=["jinja2.ext.autoescape", "jinja2.ext.with_"] )
这部分是初始化Flask类中默认设置的一些属性,其实通过名字也可以大概知道每个属性的作用。看到这个地方时是不是一脸懵逼,Request、Response 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作用?Jinja2 又是什么东西? 别急,下面慢慢解释这几个东西的作用。
Request && Responsefrom werkzeug import Request as RequestBase, Response as ResponseBase class Request(RequestBase): """The request object used by default in flask. Remembers the matched endpoint and view arguments. It is what ends up as :class:`~flask.request`. If you want to replace the request object used you can subclass this and set :attr:`~flask.Flask.request_class` to your subclass. """ def __init__(self, environ): RequestBase.__init__(self, environ) self.endpoint = None # 请求对象的端点 self.view_args = None # 请求视图函数的参数 class Response(ResponseBase): """The response object that is used by default in flask. Works like the response object from Werkzeug but is set to have a HTML mimetype by default. Quite often you don"t have to create this object yourself because :meth:`~flask.Flask.make_response` will take care of that for you. If you want to replace the response object used you can subclass this and set :attr:`~flask.Flask.request_class` to your subclass. """ default_mimetype = "text/html"
通过源码的注释我们可以知道,Request、Response都只是对 werkzeug 库的Request、Response 进行了一层包装并加入一些属性。先说一下它们的作用:
Request 的作用:是 flask 默认的请求对象,用来记住匹配的endpoint(端点)和view arguments(视图参数)
Response 的作用:是 flask 默认的响应对象,默认设置MIME类型默认设置为HTML(即是定义了内容类型 Content-Type 返回的类型为HTML), 默认情况下,你不用自己创建这个对象,因为下面的 make_response 函数会帮你处理。
看完上面源码和解释,是不是有新的疑问了,werkzeug又是什么?端点又是什么概念?额,werkzeug的作用真的很大,整个框架都是基于它实现的,下面会有一个部分专门说明这个库。说明: werkzeug 库和 jinja2 是 flask 的两个依赖库,会分出一篇文章专门介绍,这篇文章重点是整个 Flask 内部的机制,建议看到对应部分,先提前去读两个依赖库的文章。
接下来继续下一步的调试,初始化一个Flask类, 先看看 Flask 类的初始化函数:
def _get_package_path(name): """Returns the path to a package or cwd if that cannot be found.""" # 获取 模块包 路径,被 Flask 引用 try: return os.path.abspath(os.path.dirname(sys.modules[name].__file__)) except (KeyError, AttributeError): return os.getcwd() class Flask(object): # 简化版,已经去掉注释,建议看源码注释加上这个理解 def __init__(self, package_name): # 设置是否开启调试模式,若开启,会监视项目代码变化, # 开发服务器重载 Flask 应用 self.debug = False # 包或模块的名字,模块的名称将会因其作为多带带应用启动还是作为模块导入而不同 # Flask 才知道到哪去找模板、静态文件 self.package_name = package_name # 根据 Flask 传入的__name__, 找到项目的根路径 self.root_path = _get_package_path(self.package_name) # 已注册的所有视图函数的字典,字典的键是函数名称,可以用来生成URL(url_for函数) # 字典的值是函数本身, 想要注册视图函数,可以使用 route 装饰器 self.view_functions = {} # 所有已注册错误处理程序的字典, 字典的键是一个整数类型(integer)的错误码 # 字典的值是对应错误的函数,想要注册错误handler, 可以使用 errorhandler 装饰器 self.error_handlers = {} # 请求开始进入时,但还请求还没调度前调用的函数列表,也就是预处理操作 # 可用于打开数据库连接或获取当前登录用户,使用 before_route 装饰器注册 self.before_request_funcs = [] # 请求结束时调用的函数列表,这些函数会被传入当前响应对象并将其修改或替换它。 self.after_request_funcs = [] # 不带参数调用的函数列表,用于填充模板上下文,每个应该返回更新模板上下文的字典 # 默认的处理器用来注入session、request和g self.template_context_processors = [_default_template_ctx_processor] # 使用 werkzeug 的 routing.Map, 用于给应用增加一些URL规则, # URL规则形成一个Map实例的过程中会生成对应的正则表达式,可以进行URL匹配 self.url_map = Map() # 添加静态文件的URL映射规则 # SharedDataMiddleware中间件用来为程序添加处理静态文件的能力 if self.static_path is not None: self.url_map.add(Rule(self.static_path + "/", build_only=True, endpoint="static")) if pkg_resources is not None: target = (self.package_name, "static") else: target = os.path.join(self.root_path, "static") self.wsgi_app = SharedDataMiddleware(self.wsgi_app, { self.static_path: target # URL路径和实际文件目录(static文件夹)的映射 }) # Jinja2 环境,它通过jinja_options创建,加载器(loader)通过 self.jinja_env = Environment(loader=self.create_jinja_loader(), **self.jinja_options) # 将url_for, get_flashed_message 作为全局对象填充入模板上下文中,可以在模板中调用它们 self.jinja_env.globals.update( url_for=url_for, get_flashed_messages=get_flashed_messages )
上面就是一个 Flask 实例化时所做的工作,其实就是保存了一下配置信息,设置了一下Jinja2 环境,并定义了一个URL 映射对象,用于映射URL 到函数之间的关系。
总结开篇主要讲了初始化一个Flask对象,内部做了什么工作,配置了一下信息,设置了一下Jinja2 环境,定义了一些视图函数存放的数据结构,定义了一个Map对象用于后面保存URL 和 视图函数的映射关系。接下来会有更多关于werkzeug, jinja2 和 WSGI 相关文章放出来,敬请期待!!!
参考flask文档
flask项目源码0.1版本
flask注释版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若此文章存在违规行为,您可以联系管理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ucloud.cn/yun/42492.html
摘要:月份发布了第版,收到不少网友的良好建议,所以又抽空进行了完善,当然也拖了不少时间。本书主要介绍的基本使用,这也是我一开始在学习过程中经常用到的。第章实战,介绍了如何开发一个简单的应用。声明本书由编写,采用协议发布。 showImg(https://segmentfault.com/img/remote/1460000007484050?w=200&h=152); 书籍地址 head-f...
摘要:测试驱动开发简称,是一种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方法,,由极限编程中倡导,以其倡导先写测试程序,然后编码实现其功能得名。测试驱动着整个开发过程首先,驱动代码的设计和功能的实现其后,驱动代码的再设计和重构。 showImg(https://segmentfault.com/img/remote/1460000017081716); 前言 一直都有听到 TDD 测试驱动开发的开发方式,之前看...
摘要:简介官网上对它的定位是一个微开发框架。另外一个必须理解的概念是,简单来说就是一套和框架应用之间的协议。功能比较丰富,支持解析自动防止攻击继承变量过滤器流程逻辑支持代码逻辑集成等等。那么,从下一篇文章,我们就正式开始源码之旅了 文章属于作者原创,原文发布在个人博客。 flask 简介 Flask 官网上对它的定位是一个微 python web 开发框架。 Flask is a micro...
摘要:获取成为开发专家的技巧。我们可以在两个文本框输入笔记的标题和内容。在本教程中,我们将使用一个名为的工具。它是一个火狐浏览器的扩展,我们可以使用它管理数据库。安装,打开火狐浏览器,点击,然后点找到的文件夹图标并点击它。 showImg(https://cdn-images-1.medium.com/max/600/1*Ou6FFJJD3zhcIUU8wBZqIw.png); 教程译文首发...
摘要:作为网站的基础框架,于年月日发布,目前已经获得了很多社区的支持,并且在一系列不同的场景种得到应用。使用该框架,开发者能够快速开发出即安全又强大的用户身份认证机制,例如机制用户身份认证防止跨站攻击等等。 下一篇文章:Python:Tornado 第一章:异步及协程基础:第一节:同步与异步I/O Tornado是一个可扩展的非阻塞Web服务器以及相关工具的总称。Tornado每秒可以处理...
阅读 3691·2021-10-09 09:44
阅读 3395·2021-09-22 15:29
阅读 3147·2019-08-30 15:54
阅读 3026·2019-08-29 16:19
阅读 2153·2019-08-29 12:50
阅读 600·2019-08-26 14:04
阅读 1706·2019-08-23 18:39
阅读 1355·2019-08-23 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