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下图所示,左右是两张稍有不同的图片,但都包含了广州塔,左图红色框中标出了两个感兴趣的点,我期望找出它们在右图的对应位置即对应点。
现在考虑一个全景图拼接的应用场景,假设现有两张图片需要拼接成一张全景图,这两张图片是通过相机右转一定角度拍摄出来的,两张图片有部分取景是重叠的。如何实现拼接?当然这是一个不简单的问题,我们现在只考虑实现拼接目标的第一步:找出图像中重叠的内容,以及分别在两张图片中的位置。
如下图所示,左右是两张稍有不同的图片,但都包含了广州塔,左图红色框中标出了两个感兴趣的点,我期望找出它们在右图的对应位置(即对应点)。
首先,要确定检测哪些点,即哪些点是我们感兴趣的?这可以使用Harris角检测(见上篇笔记)方法来得到图像的角点集合,然后通过设置合适的阈值和坐标范围来找出我们感兴趣的点。有了两个图像的兴趣点集后,又如何能计算出它们的对应关系呢?这就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兴趣点如何描述
兴趣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何计算
兴趣点描述兴趣点,也即用Harris角检测出来的结果,它只有坐标和像素值,只有这些信息不足以用于匹配,无法从另一张图像中查找是否包含这个点。所以需要增加点的表征信息,一种方法是使用围绕点周围一小块的图像来描述这个点,如采用上图中所标记的方式,即:以兴趣点为中心划出一个小矩形,将区域内所有像素值以一向量进行存储,用这个向量来描述这个兴趣点,那么此向量称为兴趣点描述符(interest point descriptor,下简称IPD)。
下面实现一个函数,为所有角点生成IPD:
def get_desc(image, filtered_coords, wid = 5): #image为原图像,filtered_coords为角点的坐标,wid为矩形的“半径” desc = [] for coords in filtered_coords: ipd = image[coords[0] - wid : coords[0] + wid + 1, coords[1] - wid : coords[1] + wid + 1].flatten() if ipd.shape[0] > 0: desc.append(ipd) return desc兴趣点相关度
如何确定左图中的某个兴趣点,对应右图中的某个兴趣点?对应关系,不一定完全是等价关系,即两个点虽然是对应关系,但它们对应的IPD并不完全相同。因为我们这里讨论的找对应点的方法,允许两张图像在亮度、缩放上有一定的区别。所以两个点的对应关系不能用IPD等价来匹配,而是要采用相似度或相关度来计算,相关度越高,它们越可能是对应关系。而相关度,可以使用现成的数学模型——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s r,也被称为皮尔森相关系数r,下简称r系数)来表示。所以,计算两个点的对应关系就转化为计算两个IPD的r系数。
r系数被广泛用于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线性相关)程度,它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方差和标准差的商,一种等价表达式为标准分的均值:
r =
I1和I2为样本集,μ1为I1的平均值,μ2为I2的平均值,σ1为I1的标准差,σ2为I2的标准差,上式计算结果即为r系数,范围为-1到1。 r系数为正且越大,表示I1和I2同时趋向于它们各自的平均值,变化方向一致,相关度越高。系数为0意味着两个变量之间没有线性关系。
把两个点对应的IPD代入上述公式的I,可得到两个点的相关程度。所以找两个图像之间兴趣点的对应关系,计算步骤是:
分别对两个图像应用Harris角检测,得到图像1的兴趣点集1,和图像2的兴趣点集2
设定IPD的矩形大小,计算所有兴趣点的IPD,得到IPD_SET_1和IPD_SET_2两个集合
设定r系数的阈值,如0.5,即相关度在[0.5,1]之间我们才考虑,那么,对IPD_SET_1中指定的某个IPD,计算它与IPD_SET_2中所有IPD的r系数,若最大的r系数落在[0.5,1]区间,则其对应的IPD是最相关的。
下面实现一个IPD匹配函数,传入两个IPD集合,找出所有r系数符合给定阈值的(即认为有对应关系的)IPD:
def match(desc1, desc2, threshold = 0.5): n = len(desc1[0]) count1 = len(desc1) count2 = len(desc2) d = -np.ones((count1, count2)) #每个图1的IPD,其对应的力2的IPD下标初始化为-1 for i in range(count1): ipd1 = desc1[i] d1 = (ipd1 - np.mean(ipd1)) / np.std(ipd1) for j in range(count2): ipd2 = desc2[j] if ipd1.shape[0] == ipd2.shape[0]: #忽略位于边缘的IPD d2 = (ipd2 - np.mean(ipd2)) / np.std(ipd2) r = np.sum(d1 * d2) / (n - 1) if r > threshold: d[i, j] = r #i为图像1角点坐标, j为符合阈值的图像2角点坐标 ndx = np.argsort(-d) #将d的列降序排列,第0列即为r系数最大的 match_index_array = ndx[:, 0] #只保留第0列 return match_index_array
上述的函数为图1的每个IPD,从右边找到最佳的匹配(如果存在),但这还不够,因为这不代表对右边的这个IPD来说,左边的的这个IPD是它的最佳匹配,所以,如果使用两向匹配,互相认为是最佳的,我们才认为是对应关系,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双向匹配的函数实现:
def match_twosided(desc1, desc2, threshold = 0.5): m_12 = match(desc1, desc2, threshold) m_21 = match(desc2, desc1, threshold) for i,j in enumerate(m_12): if j >= 0 and m_21[j] != i: m_12[i] = -1 #非双向匹配的,置为-1,上层应该忽略之 return m_12例子
下面代码使用以上的两向匹配方法找出两张图像的对应点,并用白色线连接起来,看一下效果,两张图像是并排显示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图像中的广州塔上的关键角点基本能找到对应的位置,但图像的底部即建筑物的角点,与右图的建筑物连接起来,即使它们不是相同的建筑物,这是因为这些角点看起来很像,准确点讲,相关度(r系数)很高,所以被认为是对应点。
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要准确的找到对象在图像间的对应点,还需要考虑一些因素,来使效果更佳:
为兴趣点定义一个范围,比如上面例子,如果只关注塔尖的兴趣点,得出的效果令人满意
在寻找对应关系时,可限定对应点的y坐标的距离不能超过一定范围(如50个像素,根据实际应用而定),这样可以有效排除一些虽然r系数高,但事实上不对应的点。
代码如下,注意点的疏密可以通过参数微调:
from PIL import Image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cipy.ndimage import filters from skimage.feature import corner_peaks def harris_eps(im, sigma=3): #harris角检测,见上个笔记 imx = np.zeros(im.shape) filters.gaussian_filter(im, (sigma,sigma), (0,1), imx) imy = np.zeros(im.shape) filters.gaussian_filter(im, (sigma,sigma), (1,0), imy) Wxx = filters.gaussian_filter(imx*imx,sigma) Wxy = filters.gaussian_filter(imx*imy,sigma) Wyy = filters.gaussian_filter(imy*imy,sigma) Wdet = Wxx*Wyy - Wxy**2 Wtr = Wxx + Wyy return Wdet * 2 / (Wtr + 1e-06) # def get_desc(image, filtered_coords, wid = 5): # 省略,见上文 # def match_twosided(desc1, desc2, threshold = 0.5): # 省略,见上文 im1 = np.array(Image.open("tower-left.jpg").convert("L")) im2 = np.array(Image.open("tower-right.jpg").convert("L")) coords_1 = corner_peaks(harris_eps(im1, sigma=1), min_distance=3, threshold_abs=0, threshold_rel=0.1) coords_2 = corner_peaks(harris_eps(im2, sigma=1), min_distance=3, threshold_abs=0, threshold_rel=0.1) desc1 = get_desc(im1, coords_1, wid=6) desc2 = get_desc(im2, coords_2, wid=6) match_index_array = match_twosided(desc1, desc2, threshold=0.5) im3 = np.concatenate((im1, im2), axis=1) #将两个图像左右合并成一个,以便显示 plt.gray() plt.imshow(im3) for ipd_index_1,ipd_index_2 in enumerate(match_index_array): if ipd_index_2 != -1: x = [coords_1[ipd_index_1][4], coords_2[ipd_index_2][5] + im1.shape[1]] y = [coords_1[ipd_index_1][0], coords_2[ipd_index_2][0]] if np.abs(y[0] - y[1]) < 50: #这里限制了对应点之间的y坐标距离 plt.plot(x, y, "w", alpha=0.5) #连接两个对应点 plt.plot(coords_1[:, 1], coords_1[:, 0], "+r", markersize=5) #画图1角点坐标 plt.plot(coords_2[:, 1] + im1.shape[1], coords_2[:, 0], "+r", markersize=5) #画图2角点坐标 plt.axis("off") plt.show()小结
从实例中可以看到,本文使用的描述点的和匹配的方法,存在误配的情况,矩形大小的设置也会影响匹配的结果,而且它也不适用于在图像被旋转和缩放的情况下使用,近年,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取得进步,下一笔记将介绍一种称为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 或 SIFT)的算法,此算法应用非常广。
你还可以查看我的其它笔记
参考资料wiki 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若此文章存在违规行为,您可以联系管理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ucloud.cn/yun/37647.html
摘要:图像矩图像矩或称几何矩是由在年提出的。矩给出了对图像形状的一种度量。使用建议的第二种采样方法即以图像中心进行高斯分布采样,长度使用,然后在基础上增加了旋转的描述以及快速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 ORB(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可用来替代SIFT(或SURF),它对图像更具有抗噪特性,是一种特征检测高效算法,其速度满足实时要求,可用于增强图像匹...
摘要:学习笔记七数学形态学关注的是图像中的形状,它提供了一些方法用于检测形状和改变形状。学习笔记十一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简称是图像局部特征提取的现代方法基于区域图像块的分析。本文的目的是简明扼要地说明的编码机制,并给出一些建议。 showImg(https://segmentfault.com/img/bVRJbz?w=900&h=385); 前言 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提问: pyth...
摘要:降采样的目的是为了综合所有不同清晰度的图像进行关键点提取,这种关键点携带了不同清晰度的信息,对缩放具有不变性。是对的一种改进,主要特点是快速。的达到维,导致的比较耗时,使用哈尔小波转换得到的方向,让的降到维,减少了一半,提高了匹配速度。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 简称SIFT)是图像局部特征提取的现代方法——基于区域/图像块...
摘要:接下来的学习笔记本人都将使用来代替。库中提供的很多图像操作都是分别作用于某个通道的数据。是最流行的开源色彩管理库之一。目前只支持在增加和。模块支持从图像对象创建或的对象,方便被使用和显示。模块对图像或指定区域的每个通道进行统计,包括等。 介绍 《Programming Computer Vision with Python》是一本介绍计算机视觉底层基本理论和算法的入门书,通过这本收可以...
阅读 3697·2021-11-24 09:39
阅读 2573·2019-08-30 15:54
阅读 1116·2019-08-30 13:01
阅读 3381·2019-08-28 18:30
阅读 1588·2019-08-26 17:44
阅读 3550·2019-08-26 11:31
阅读 2371·2019-08-26 10:40
阅读 1189·2019-08-26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