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分析可以看出,如果程序如果退出后,容器之间的通信将会中断,这里需要注意。最后通过写本地子网文件,通过这个文件设定的网络。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这里的并不是以太网规定的,这是因为外层的封包还要占据。
Flannel是cereos开源的CNI网络插件,下图flannel官网提供的一个数据包经过封包、传输以及拆包的示意图,从这个图片中可以看出两台机器的docker0分别处于不同的段:10.1.20.1/24 和 10.1.15.1/24 ,如果从Web App Frontend1 pod(10.1.15.2)去连接另一台主机上的Backend Service2 pod(10.1.20.3),网络包从宿主机192.168.0.100发往192.168.0.200,内层容器的数据包被封装到宿主机的UDP里面,并且在外层包装了宿主机的IP和mac地址。这就是一个经典的overlay网络,因为容器的IP是一个内部IP,无法从跨宿主机通信,所以容器的网络互通,需要承载到宿主机的网络之上。
flannel支持多种网络模式,常用的是vxlan、UDP、hostgw、ipip以及gce和阿里云等,vxlan和UDP的区别是:vxlan是内核封包,而UDP是flanneld用户态程序封包,所以UDP的方式性能会稍差;hostgw模式是一种主机网关模式,容器到另外一个主机上容器的网关设置成所在主机的网卡地址,这个和calico非常相似,只不过calico是通过BGP声明,而hostgw是通过中心的etcd分发,所以hostgw是直连模式,不需要通过overlay封包和拆包,性能比较高,但hostgw模式最大的缺点是必须是在一个二层网络中,毕竟下一跳的路由需要在邻居表中,否则无法通行。
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最常用的还是vxlan模式,我们先看工作原理,然后通过源码解析实现过程。
安装的过程非常简单,主要分为两步:
第一步安装flannel
yum install flannel 或者通过kubernetes的daemonset方式启动,配置flannel用的etcd地址
第二步配置集群网络
curl -L http://etcdurl:2379/v2/keys/flannel/network/config -XPUT -d value="{"Network":"172.16.0.0/16","SubnetLen":24,"Backend":{"Type":"vxlan","VNI":1}}"
然后启动每个节点的flanned程序。
一、工作原理
1、容器的地址如何分配
Docker容器启动时通过docker0分配IP地址,flannel为每个机器分配一个IP段,配置在docker0上,容器启动后就在本段内选择一个未占用的IP,那么flannel如何修改docker0网段呢?
先看一下 flannel的启动文件 /usr/lib/systemd/system/flanneld.service
[Service] Type=notify EnvironmentFile=/etc/sysconfig/flanneld ExecStart=/usr/bin/flanneld-start $FLANNEL_OPTIONS ExecStartPost=/opt/flannel/mk-docker-opts.sh -k DOCKER_NETWORK_OPTIONS -d /run/flannel/docker
文件里面指定了flannel环境变量和启动脚本和启动后执行脚本 ExecStartPost 设置的mk-docker-opts.sh,这个脚本的作用是生成/run/flannel/docker,文件内容如下:
DOCKER_OPT_BIP="--bip=10.251.81.1/24" DOCKER_OPT_IPMASQ="--ip-masq=false" DOCKER_OPT_MTU="--mtu=1450" DOCKER_NETWORK_OPTIONS=" --bip=10.251.81.1/24 --ip-masq=false --mtu=1450"
而这个文件又被docker启动文件/usr/lib/systemd/system/docker.service所关联,
[Service] Type=notify NotifyAccess=all EnvironmentFile=-/run/flannel/docker EnvironmentFile=-/etc/sysconfig/docker
这样便可以设置docker0的网桥了。
在开发环境中,有三台机器,分别分配了如下网段:
host-139.245 10.254.44.1/24
host-139.246 10.254.60.1/24
host-139.247 10.254.50.1/24
2、容器如何通信
上面介绍了为每个容器分配IP,那么不同主机上的容器如何通信呢,我们用最常见的vxlan举例,这里有三个关键点,一个路由,一个arp,一个FDB。我们按照容器发包的过程,逐一分析上面三个元素的作用,首先容器出来的数据包会经过docker0,那么下面是直接从主机网络出去,还是通过vxlan封包转发呢?这是每个机器上面路由设定的。
#ip route show dev flannel.1 10.254.50.0/24 via 10.254.50.0 onlink 10.254.60.0/24 via 10.254.60.0 onlink
可以看到每个主机上面都有到另外两台机器的路由,这个路由是onlink路由,onlink参数表明强制此网关是“在链路上”的(虽然并没有链路层路由),否则linux上面是没法添加不同网段的路由。这样数据包就能知道,如果是容器直接的访问则交给flannel.1设备处理。
flannel.1这个虚拟网络设备将会对数据封包,但下面一个问题又来了,这个网关的mac地址是多少呢?因为这个网关是通过onlink设置的,flannel会下发这个mac地址,查看一下arp表
# ip neig show dev flannel.1 10.254.50.0 lladdr ba:10:0e:7b:74:89 PERMANENT 10.254.60.0 lladdr 92:f3:c8:b2:6e:f0 PERMANENT
可以看到这个网关对应的mac地址,这样内层的数据包就封装好了
还是最后一个问题,外出的数据包的目的IP是多少呢?换句话说,这个封装后的数据包应该发往那一台机器呢?难不成每个数据包都广播。vxlan默认实现第一次确实是通过广播的方式,但flannel再次采用一种hack方式直接下发了这个转发表FDB
# bridge fdb show dev flannel.1 92:f3:c8:b2:6e:f0 dst 10.100.139.246 self permanent ba:10:0e:7b:74:89 dst 10.100.139.247 self permanent
这样对应mac地址转发目标IP便可以获取到了。
这里还有个地方需要注意,无论是arp表还是FDB表都是permanent,它表明写记录是手动维护的,传统的arp获取邻居的方式是通过广播获取,如果收到对端的arp相应则会标记对端为reachable,在超过reachable设定时间后,如果发现对端失效会标记为stale,之后会转入的delay以及probe进入探测的状态,如果探测失败会标记为Failed状态。之所以介绍arp的基础内容,是因为老版本的flannel并非使用本文上面的方式,而是采用一种临时的arp方案,此时下发的arp表示reachable状态,这就意味着,如果在flannel宕机超过reachable超时时间的话,那么这台机器上面的容器的网络将会中断,我们简单回顾试一下之前(0.7.x)版本的做法,容器为了为了能够获取到对端arp地址,内核会首先发送arp征询,如果尝试
/proc/sys/net/ipv4/neigh/$NIC/ucast_solicit
此时后会向用户空间发送arp征询
/proc/sys/net/ipv4/neigh/$NIC/app_solicit
之前版本的flannel正是利用这个特性,设定
# cat /proc/sys/net/ipv4/neigh/flannel.1/app_solicit 3
从而flanneld便可以获取到内核发送到用户空间的L3MISS,并且配合etcd返回这个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设置为reachable。从分析可以看出,如果flanneld程序如果退出后,容器之间的通信将会中断,这里需要注意。Flannel的启动流程如下图所示:
Flannel启动执行newSubnetManager,通过他创建后台数据存储,当前有支持两种后端,默认是etcd存储,如果flannel启动指定“kube-subnet-mgr”参数则使用kubernetes的接口存储数据。
具体代码如下:
func newSubnetManager() (subnet.Manager, error) { if opts.kubeSubnetMgr { return kube.NewSubnetManager(opts.kubeApiUrl, opts.kubeConfigFile) } cfg := &etcdv2.EtcdConfig{ Endpoints: strings.Split(opts.etcdEndpoints, ","), Keyfile: opts.etcdKeyfile, Certfile: opts.etcdCertfile, CAFile: opts.etcdCAFile, Prefix: opts.etcdPrefix, Username: opts.etcdUsername, Password: opts.etcdPassword, } // Attempt to renew the lease for the subnet specified in the subnetFile prevSubnet := ReadCIDRFromSubnetFile(opts.subnetFile, "FLANNEL_SUBNET") return etcdv2.NewLocalManager(cfg, prevSubnet) }
通过SubnetManager,结合上面介绍部署的时候配置的etcd的数据,可以获得网络配置信息,主要指backend和网段信息,如果是vxlan,通过NewManager创建对应的网络管理器,这里用到简单工程模式,首先每种网络模式管理器都会通过init初始化注册,
如vxlan
func init() { backend.Register("vxlan", New)
如果是udp
func init() { backend.Register("udp", New) }
其它也是类似,将构建方法都注册到一个map里面,从而根据etcd配置的网络模式,设定启用对应的网络管理器。
3、注册网络
RegisterNetwork,首先会创建flannel.vxlanID的网卡,默认vxlanID是1.然后就是向etcd注册租约并且获取相应的网段信息,这样有个细节,老版的flannel每次启动都是去获取新的网段,新版的flannel会遍历etcd里面已经注册的etcd信息,从而获取之前分配的网段,继续使用。
最后通过WriteSubnetFile写本地子网文件,
# cat /run/flannel/subnet.env FLANNEL_NETWORK=10.254.0.0/16 FLANNEL_SUBNET=10.254.44.1/24 FLANNEL_MTU=1450 FLANNEL_IPMASQ=true
通过这个文件设定docker的网络。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这里的MTU并不是以太网规定的1500,这是因为外层的vxlan封包还要占据50 Byte。
当然flannel启动后还需要持续的watch etcd里面的数据,这是当有新的flannel节点加入,或者变更的时候,其他flannel节点能够动态更新的那三张表。主要的处理方法都在handleSubnetEvents里面
func (nw *network) handleSubnetEvents(batch []subnet.Event) { . . . switch event.Type {//如果是有新的网段加入(新的主机加入) case subnet.EventAdded: . . .//更新路由表 if err := netlink.RouteReplace(&directRoute); err != nil { log.Errorf("Error adding route to %v via %v: %v", sn, attrs.PublicIP, err) continue } //添加arp表 log.V(2).Infof("adding subnet: %s PublicIP: %s VtepMAC: %s", sn, attrs.PublicIP, net.HardwareAddr(vxlanAttrs.VtepMAC)) if err := nw.dev.AddARP(neighbor{IP: sn.IP, MAC: net.HardwareAddr(vxlanAttrs.VtepMAC)}); err != nil { log.Error("AddARP failed: ", err) continue } //添加FDB表 if err := nw.dev.AddFDB(neighbor{IP: attrs.PublicIP, MAC: net.HardwareAddr(vxlanAttrs.VtepMAC)}); err != nil { log.Error("AddFDB failed: ", err) if err := nw.dev.DelARP(neighbor{IP: event.Lease.Subnet.IP, MAC: net.HardwareAddr(vxlanAttrs.VtepMAC)}); err != nil { log.Error("DelARP failed: ", err) } continue }//如果是删除实践 case subnet.EventRemoved: //删除路由 if err := netlink.RouteDel(&directRoute); err != nil { log.Errorf("Error deleting route to %v via %v: %v", sn, attrs.PublicIP, err) } else { log.V(2).Infof("removing subnet: %s PublicIP: %s VtepMAC: %s", sn, attrs.PublicIP, net.HardwareAddr(vxlanAttrs.VtepMAC)) //删除arp if err := nw.dev.DelARP(neighbor{IP: sn.IP, MAC: net.HardwareAddr(vxlanAttrs.VtepMAC)}); err != nil { log.Error("DelARP failed: ", err) } //删除FDB if err := nw.dev.DelFDB(neighbor{IP: attrs.PublicIP, MAC: net.HardwareAddr(vxlanAttrs.VtepMAC)}); err != nil { log.Error("DelFDB failed: ", err) } if err := netlink.RouteDel(&vxlanRoute); err != nil { log.Errorf("failed to delete vxlanRoute (%s -> %s): %v", vxlanRoute.Dst, vxlanRoute.Gw, err) } } default: log.Error("internal error: unknown event type: ", int(event.Type)) } } }
这样flannel里面任何主机的添加和删除都可以被其它节点所感知到,从而更新本地内核转发表。
作者:陈晓宇
来源:宜信技术学院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若此文章存在违规行为,您可以联系管理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ucloud.cn/yun/32984.html
摘要:此次新版的最重大更新无疑为对节点的生产级支持。持久化本地存储的最主要用例是分布式文件系统和数据库,主要是由于性能和成本的原因。在裸机上,除了性能之外,本地存储通常也更便宜,并且使用它是配置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必要条件。 Kubernetes 1.14现已正式发布,这是Kubernetes在2019年的首次更新! Kubernetes 1.14由31个增强功能组成:10个功能现进入Stabl...
摘要:才云科技云开源高级工程师唐继元受邀社群,在线分享高级实践,介绍如何构建环境。除命令外的停止都是异常停止。 才云科技云开源高级工程师唐继元受邀DBAplus社群,在线分享《Kubernetes Master High Availability 高级实践》,介绍如何构建Kubernetes Master High Availability环境。 以下是分享实录: 大家好,我是才云科技的唐继...
摘要:其次,青云的负载均衡器能感知到容器网络,而传统的方案在内部还需要再做一层虚拟网络,层的负载均衡器无法感知容器网络。 前言 容器技术目前的市场现状是一家独大、百花齐放。 关于容器技术,看看青云QingCloud 王渊命(老王)是如何看待它的,本文来自他在青云QingCloud 深圳站实践课堂的演讲。全文 2780字,阅读时长约为 11 分钟。 容器是什么 容器的概念外延比较广,讨论的时候...
摘要:是一个专为定制的三层网络解决方案,主要用于解决容器的跨主机通信问题。收到的数据包被转发到进程。查询路由表,解封包,并将数据包发送到。然后在网络层的源和目的均是容器的,虚拟。默认也是使用容器网络方案,其官网也清晰的画出了的。 前言 我们知道docker官方并没有提供多主机的容器通信方案,单机网络的模式主要有host,container,brige,none。none这种模式,顾名思义就是...
摘要:是一个专为定制的三层网络解决方案,主要用于解决容器的跨主机通信问题。收到的数据包被转发到进程。查询路由表,解封包,并将数据包发送到。然后在网络层的源和目的均是容器的,虚拟。默认也是使用容器网络方案,其官网也清晰的画出了的。 前言 我们知道docker官方并没有提供多主机的容器通信方案,单机网络的模式主要有host,container,brige,none。none这种模式,顾名思义就是...
阅读 1114·2021-11-16 11:42
阅读 2895·2021-10-12 10:18
阅读 2853·2021-09-24 09:48
阅读 3457·2019-08-30 15:56
阅读 1522·2019-08-30 14:17
阅读 3036·2019-08-29 12:14
阅读 901·2019-08-27 10:51
阅读 2019·2019-08-26 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