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专栏INFORMATION COLUMN

Spark VS Hadoop:两大大数据分析系统深度解读

liangdas / 2261人阅读

摘要:实际上,就是大数据分析领域的重量级大数据平台。许多使用大数据集和分析工具的公司使用。它已成为大数据应用系统中事实上的标准。

大数据,无论是从产业上,还是从技术上来看,都是目前的发展热点。在中国,政府控制着80%的数据,剩下的多由“BAT”这样的大公司拥有,中小企业如何构建自己的大数据系统?其他企业如何建设自己的大数据系统?

推荐两大应用最广泛、国人认知最多的Apache开源大数据框架系统:spark Hadoop

Spark:速度快、易于使用

Spark以性能见长,但是它也因易用性而小有名气,原因是它随带易于使用的API,支持Scala(原生语言)、Java、Python和Spark SQL。Spark SQL非常类似于SQL 92,所以几乎不需要经历一番学习,马上可以上手。

Spark是UC Berkeley AMP lab所开源的类Hadoop MapReduce的通用的并行计算框架,Spark基于map reduce算法实现的分布式计算,拥有Hadoop MapReduce所具有的优点;但不同于MapReduce的是Job中间输出结果可以保存在内存中,从而不再需要读写HDFS,因此Spark能更好地适用于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等需要迭代的map reduce的算法。

Spark还有一种交互模式,那样开发人员和用户都可以获得查询和其他操作的即时反馈。MapReduce没有交互模式,不过有了Hive和Pig等附加模块,采用者使用MapReduce来得容易一点。

成本上来看:Spark需要大量内存,但是可以使用常规数量的常规转速磁盘。一些用户抱怨会产生临时文件,需要清理。这些临时文件通常保存7天,以便加快针对同一数据集的任何处理。磁盘空间相对便宜,由于Spark不使用磁盘输入/输入用于处理,已使用的磁盘空间可以用于SAN或NAS。

容错上:Spark使用弹性分布式数据集(RDD),它们是容错集合,里面的数据元素可执行并行操作。RDD可以引用外部存储系统中的数据集,比如共享式文件系统、HDFS、HBase,或者提供Hadoop InputFormat的任何数据源。

Spark可以用Hadoop支持的任何存储源创建RDD,包括本地文件系统,或前面所列的其中一种文件系统。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

Hadoop是Apache.org的一个项目,其实是一种软件库和框架,以便使用简单的编程模型,跨计算器集群对庞大数据集(大数据)进行分布式处理。Hadoop可灵活扩展,从单一计算机系统,到提供本地存储和计算能力的数千个商用系统,它都能轻松支持。实际上,Hadoop就是大数据分析领域的重量级大数据平台。

Hadoop由协同运行、构建Hadoop框架的多个模块组成。Hadoop框架的主要模块包括如下:

Hadoop Common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

Hadoop YARN

Hadoop MapReduce

虽然上述四个模块构成了Hadoop的核心,不过还有其他几个模块。这些模块包括:Ambari、Avro、Cassandra、Hive、Pig、Oozie、Flume和Sqoop,它们进一步增强和扩展了Hadoop的功能,得以扩大到大数据应用领域,处理庞大数据集。

许多使用大数据集和分析工具的公司使用Hadoop。它已成为大数据应用系统中事实上的标准。设计Hadoop的初衷是处理这项任务:搜寻和搜索数十亿个网页,将这些信息收集到数据库中。正是由于渴望搜寻和搜索互联网,才有了Hadoop的HDFS及分布式处理引擎MapReduce。

成本上:MapReduce使用常规数量的内存,因为数据处理基于磁盘,所以公司得购买速度更快的磁盘和大量磁盘空间来运行MapReduce。MapReduce还需要更多的系统,将磁盘输入/输出分布到多个系统上。

容错上:MapReduce使用TaskTracker节点,它为JobTracker节点提供了心跳(heartbeat)。如果没有心跳,那么JobTracker节点重新调度所有将执行的操作和正在进行的操作,交给另一个TaskTracker节点。这种方法在提供容错性方面很有效,可是会大大延长某些操作(即便只有一个故障)的完成时间。

总结:Spark与MapReduce是一种相互共生的关系。Hadoop提供了Spark所没有的功能特性,比如分布式文件系统,而Spark为需要它的那些数据集提供了实时内存处理。完美的大数据场景正是设计人员当初预想的那样:让Hadoop和Spark在同一个团队里面协同运行。

作者:张景龙,畅移(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TO,CCFYOCSEF上海委员,京东今夜酒店特价app技术奠基人和首任CTO,中国第一代智能手机开发者。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若此文章存在违规行为,您可以联系管理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ucloud.cn/yun/18849.html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0条评论

liangdas

|高级讲师

TA的文章

阅读更多
最新活动
阅读需要支付1元查看
<